●東江縱隊老戰士羅競輝(左)、東江縱隊老戰士林珍(中)和她的先生(右)。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蔡文豪 攝

香港文匯報訊 在抗日戰爭期間,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香港淪陷期間為抗日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家的富強,是對這批老戰士最好的禮物。95歲高齡的東江縱隊老戰士羅競輝、90歲的東江縱隊老戰士林珍昨日登上山東艦,難掩激動之情。

羅競輝出生於沙頭角南涌羅屋村,年僅13歲便加入了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海上中隊,成為一名抗日戰士。抗戰結束後,他成為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四團的一名戰士,繼續為國家效力。

昨日,羅競輝在登上艦艇後難掩激動之情。他深情回憶起早年艱苦的經歷:「過去我們坐的是木船,在海上搖搖晃晃,一不小心還會掉進海裏。」今昔對比,他對現今海軍艦艇與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深感振奮,認為現代化軍力能為保家衛國作出更大貢獻:「現在多好啊!看到祖國海軍如此強大,我由衷地為大家高興,為祖國高興!」

親睹國家航母 無比激動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我們自己的航空母艦,心情無比激動!」他興奮地表示,「我們現在有了遼寧艦、山東艦,還有福建艦,未來還會有更多先進的艦艇服役。海軍的發展日新月異,成就偉大,必將為保衛祖國貢獻更強大的力量!」

林珍於1935年出生於香港的九龍城,8歲時隨母親、哥哥一同參加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先在大隊部擔任「小鬼交通員」,負責傳遞情報,隨後在大隊部醫院擔任護理員,照顧傷兵,直至抗日戰爭結束。

登艦後面對記者鏡頭,她難抑激動之情,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東江縱隊之歌》。唱至深情處,老人聲音哽咽,將對崢嶸歲月的追憶和對今日海軍強大的自豪感,凝聚在這激昂的旋律之中。

小朋友響亮回應 承諾「接班」報國

在與登艦參觀的孩子互動期間,林珍拉着小朋友的手,語重心長地發出殷殷囑託:「接過班來,參加國家的建設好嗎?要把中國心永遠種在自己心中,好嗎?」小朋友清脆響亮地回答:「好的!」

抗敵勇氣永存 強勁艦艇添翼

林珍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當年中國海軍艦隊裝備落後,戰艦缺乏機械動力,只能依靠人力操作,近距離作戰。當年作戰必須近距離迎戰敵人,不如現時可以遠距離警告驅逐,解放軍更可在500公里外精準打擊目標。儘管當年作戰時物資匱乏,條件艱難,官兵仍奮勇抗敵,憑抗敵勇氣與民族精神奮戰。如今見證海軍艦艇實力強勁,能有效捍衛國家安全,對國防建設持續發展深感欣慰,並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年輕人上艦參觀,體會國家軍隊的發展及實力。

「親自看到我們新的軍艦發揮具體的先進力量,確實是捍衛我們祖國堅強,繼續進行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強國,不是準備去哪兒打仗的,是保衛我們自己的。」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