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致辭。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昨日舉行成立典禮。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昨辦成立典禮 逾300嘉賓出席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昨日舉行成立典禮,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在當今複雜且發展迅速的全球格局下,合作不是一成不變,必須團結一致,保持開放態度對話,才能與不同地方保持友好關係。「即使在最惡劣的風暴和逆風中,香港仍將是一個安全且經受住壓力考驗的港口。我們或許無法改變全球潮流,但只要團結一致,我們就能攜手航行,規劃合作與友誼的共同航向……我們將攜手建構一個以經濟文化和諧共存、民心相通為基礎的全球命運共同體,為我們每個人創造一個繁榮昌盛、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嚴鍇華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昨日舉行成立典禮,300餘位嘉賓出席並見證。協會是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共計140多位海內外友好人士組成的中外民間交流平台,致力於通過香港作為全球連接者的角色來促進國際友誼,推動世界和平、合作與可持續發展。

李家超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國家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將區域和全球合作放在首位,涵蓋商業、貿易、金融、教育、文化以及其他所有政府、企業和人民能夠攜手共創互利機會的領域。為此,特區政府致力於加強香港與不同經濟體的關係,並已取得成果,並獲得了國際投資者和企業的認可。

他強調,在獨特的「一國兩制」原則下,香港是唯一一個兼具中國優勢和全球優勢的世界城市。即使在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香港仍然是一個向世界開放的金融港灣,也是一個自由貿易的世界。這一切都歸功於「一國兩制」的原則,以及香港在不同經濟體之間搭建橋樑時,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作用。

李家超表示,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指導下成立,致力於發展「四友」——城市友誼、協會友誼、組織友誼和個人友誼,「這體現了軟實力的精髓,也是官方外交管道的重要補充……今天的典禮象徵着協會致力於在香港與世界之間建立橋樑的更深層承諾。我們致力於創造一個基於對話、相互理解和合作的組織,並引領未來發展。」

他強調,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全球格局下,合作已不再是必然,必須團結一致,保持開放的對話,與我們一樣渴望發展的不同地區保持友好關係。「我們將攜手建構一個以經濟文化和諧共存、民心相通為基礎的全球命運共同體,為我們每個人創造一個繁榮昌盛、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秘書長孫學慶引述會長楊萬明的賀信指,香港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在促進中外經濟合作、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具有獨特地位與優勢。協會的成立,不僅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更為香港深化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友好往來搭建了新平台,為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服務「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協會發揮特有優勢,積極拓展全球友好網絡,深化人文交流與務實合作,講好當代中國故事與中國香港故事。

崔建春盼協會發揮三大作用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致辭時表示,希望協會發揮三大作用,其一是發揮橋樑作用,積極促進中外民間友好交往;其二是發揮窗口作用,推動國際社會更好讀懂中國;其三是發揮名片作用,助力香港拓展對外合作空間。

他表示,香港民間交往具有覆蓋領域廣泛、渠道豐富多元、形式靈活多樣等優勢和特點,也是香港「超級聯繫人」的名片,寄語協會積極「請進來」、「走出去」, 為香港對外交流與合作打造更多新品牌,作出新貢獻。

李慧琼:期望港各界做好橋樑角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國際環境非常複雜,在大國博弈下,國家最需要廣交朋友,而香港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一個重中之重的城市,期望香港各界人士做好橋樑角色,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讓海外人士更明白國家走的路,明白香港的特點與貢獻。

梁美芬:港需發展為國際友誼都市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創會主席兼行政總裁、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致辭時引用李家超的話「寧願做艱難的改革者,也不要做安逸的停滯者」,強調現時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我們幸福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國家,這是國家給予香港與澳門的禮物。協會成立是有明確而清晰的使命,需要香港發展為國際上友誼都市,為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香港對外交流友好協會今日(6日)會聯同香港基本法教育協會、香港世界貿易組織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舉行「新時代一國兩制的實踐:如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企業重組中心」研討會暨紀念香港基本法35周年國際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