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千尋)半島青年商會昨日在大灣區安老博覽會上,公布長者到灣區安老意向的調查,顯示近半受訪長者從未與子女討論跨境安老問題,整體而言,受訪者對兩地安老相關服務及政策資訊認知仍較薄弱。調查團隊建議家庭成員應加強溝通,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亦應強化政策宣傳,促進本地與灣區安老資源銜接。

調查於今年4月至6月進行,共收回442份有效問卷,包括225名長者及187名家庭成員。結果顯示,49.1%受訪長者從未與子女討論是否考慮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安老,家庭成員中亦有34.9%未曾與父母就此溝通。

安老選址首重醫療配套

調查又顯示,大部分受訪者對香港及大灣區安老服務與政策了解不足,只有23.8%受訪長者表示熟悉本地安老服務,了解大灣區的更僅佔6.3%,家庭成員認知程度更低,只有4%了解大灣區的安老服務,而醫療條件是受訪者選擇安老地點時最重視的因素,以最高5分計算,有4.35分,高於院舍設施的3.99分及生活社交的3.96分。大多數長者認為香港的院舍在醫療及親友網絡方面具優勢,大灣區則在居住面積、收費及活動設施多樣性方面更具競爭力。

調查團隊建議,家庭成員應主動展開有關安老安排的討論,互相了解訴求,共同作出決策;特區政府及相關機構則應透過社區及社會服務,加強政策宣傳與教育,提供清晰、易明的資訊。

團隊認為,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與大灣區的安老合作,包括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分擔醫療費用,長者院舍服務券適用範圍擴至大灣區9市的21間醫療機構,名額亦增加兩成,呼籲進一步加強兩地在醫療、福利及支援制度上的協調,減少制度差異帶來的不便,並協助長者在大灣區建立社交網絡,同時維繫與香港社區的聯繫,以減輕適應壓力及家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