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祭司朱據元巴文手書神位。 受訪者供圖

在宣漢縣羅家壩遺址博物館陳列着一塊神位,黑黢黢的面板上依稀可見一些圖畫似的文字。宣漢縣土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饒慶發介紹,這是用巴文字書寫的「天地君親師位」神位,下面落款為「大明朝朱據元筆」。這塊神位由祭司趙昌平發現,如今展陳於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張國述介紹,2019年1月4日,趙昌平去宣漢縣土黃鎮桅杆嶺村為村民鍾光碧看病,在她家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老屋牆腳發現一塊黑乎乎的木板,仔細辨認,發現上面雕刻着巴文字。趙昌平如獲至寶,出價五千元購得。

原來,在離鍾光碧家不遠處有座「雲頂寺」,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拆,鍾光碧的公公張老漢是一位端公(當地民間祭司),知道這塊木板是「雲頂寺」的神位,有近千年歷史。於是,張老漢將神位偷偷扛回家藏在了火炕樓上。後來,經宣漢縣土家文化研究會反覆動員,趙昌平捐出神位陳列於羅家壩遺址博物館。「朱據元是明朝有名的大祭司,師傅傳給我的那本『字典』,便由他編撰、註釋。」趙昌平說,這塊神位現世,也是巴文字傳承的一個有力證據。在前河中游,宣漢縣「余門拳」第十代掌門丁耀庭遠近聞名,是「巴人尚武」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不僅是一位武術大師,還是一位民間收藏家,收集了很多巴文化的物件,其中不乏雕刻有巴文字的印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