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後裔甘雲(左四)、美國飛虎隊研究院院長陳燦培(前排右三)與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前國家副主席李濟深之女李筱松(前排右二)在展廳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馬曉芳 攝
●展出的飛行員皮衣。
●展出的飛虎隊「駝峰航線」臂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螺旋槳切割雲層的聲音——飛虎隊抗戰記憶與和平守望特展」4日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共展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昆明市博物館藏100餘件/套飛虎隊相關文物,通過歷史的碎片講述飛虎隊的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飛虎隊的歷史,感悟飛虎隊精神。飛虎隊後裔、飛虎隊研究者與抗戰英烈後人齊聚現場,共同回憶飛虎隊的故事,在抗戰記憶中守望和平。

飛虎隊是抗日戰爭期間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稱呼。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奮戰取得抗戰勝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在這場戰爭中,飛虎隊遠渡重洋來到中國,與中國軍民並肩抗擊日本侵略者,他們的英勇事跡成為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擊侵略的典範。

展覽共分為「抗戰背景」「枯苗望雨」「搏擊長空」「烽火逸情」「同舟共濟」「歷久彌新」「飛虎隊在雲南的遺址」7個部分,展品包括飛虎隊求救血符、飛行夾克、「駝峰航線」臂章等。展覽並安排講述飛虎隊隊員與後人歷年來返昆明與捐贈的故事,體現中美民間交往交流。

自籌資金收集文物 無償捐贈保留歷史

今次展出的部分展品由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永久顧問、美國華人收藏家、美國飛虎隊研究院院長陳燦培捐贈。陳燦培講述了收藏飛虎隊文物的緣起與經歷。2007年,一位飛虎隊隊員遺孀詢問陳燦培對飛虎隊遺物可感興趣,這個簡單的問詢開啟了陳燦培與飛虎隊的緣分。此後至今近20年裏,陳燦培自籌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收集飛虎隊、華僑等相關文物兩萬件,很多都無償捐贈給各地博物館、研究會。在陳燦培看來,收藏就是要把歷史保留下來,讓更多後人了解、銘記歷史,飛虎隊是中美友好的見證,希望兩國民眾能從文物中了解攜手抗敵的歷史。

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陳燦培打算組織飛虎隊隊員後人來中國探尋先輩足跡,重走先輩戰鬥過的地方:「華僑華人作為連接中美兩國的重要橋樑,在傳承飛虎隊精神、促進民間友好往來中發揮着獨特作用。我還會繼續收藏歷史文物,更多傳揚飛虎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