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冼漢廸(左二)指,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自去年10月啟動以來,委員會已收到逾20宗申請。旁為數碼港人工智能應用總監霍露明(右二)。 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黃安琪 攝

超算中心算力需求大 年內總容量再增逾倍

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於去年12月正式投入服務,特區政府更撥款30億元,通過數碼港推出為期3年的 「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超算中心,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及應用。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主席冼漢廸昨日表示,資助計劃自去年10月啟動以來,委員會已收到逾20宗申請。截至今年6月底,委員會已批出10項目,來自本地院校及研發機構,研究涵蓋本地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醫學大模型等,總資助額超過3億元。另外,為滿足本港AI發展,超算中心算力總容量今年內將由1,300 PFLOPS提升至3,000 PFLOPS(1個PFLOPS單位代表每秒1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

冼漢廸續指,獲批項目自今年1月起陸續使用超算中心服務,目前已投入服務的算力超過九成,充分反映科研及業界對算力應用的熱切需求。資助計劃除提供算力資助,亦積極加強超算中心的網絡及數據安全,以及透過宣傳推廣和人才培育,匯聚海內外AI企業、專家和研發項目落戶香港,為本港AI發展注入新動力。

預留1億提升中心安全技術

數碼港人工智能應用總監霍露明表示,現時超算中心的算力總容量已達1,300 PFLOPS,今年內會提升至3,000 PFLOPS算力水平,足夠支持本港不同AI發展。10個已獲批項目中,除院校外,亦有研發中心、企業和政府部門,並包括商業機構的項目,相信未來審批項目的趨勢會更快更多。最近亦收到包括國際企業在內的新申請,這些企業表示在香港進行AI研發時無法得到足夠算力,因此積極申請「人工智能資助計劃」。此外,數碼港正積極提升AI的安全領域,坦言「愈多AI,愈難保障安全」。因此在30億元撥款之中,已預留1億元以不斷提升安全方面的技術,增強超算中心的整體安全水平。同時,數碼港又會提升業界對AI安全應用的意識,因此持續舉辦培訓、論壇和經驗分享。

數碼港人工智能資助計劃批出10項目涉資3億元,涵蓋本地大語言模型、新材料等,分享會亦邀請獲批項目的代表分享,包括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增強邊緣基礎模型以實現高級推理」,及「基於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肝細胞癌精準治療」以及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研發的「香港音聲基座大模型」。

對於有項目未獲批准,霍露明回應指,評審項目主要根據4個要求,除算力和技術團隊能力外,最主要考慮因素是希望項目與香港相關,促進提升香港的AI能力。由於有申請項目暫時在香港未有研發團隊,或者未必主要在港應用,所以暫時未能獲批。數碼港會不斷調整計劃內容和評核標準,着重項目的廣泛性;強調只要項目本身具價值,並為香港帶來正面影響,無論是數碼港或審批委員會都會大力支持。

問及超算中心的芯片配置,霍露明透露,現時超算中心使用的芯片全是輝達H800芯片,是目前本港性能最高的芯片,最適合做模型訓練。不過,數碼港希望盡快有AI項目可以落地應用,正考慮在下一階段引入推理型芯片。她認為,芯片產地並非最重要,反而會優先考慮芯片性能及性價比是否適合未來的AI項目落地應用,為進行推理的項目提供更好選擇。

數碼港匯聚企業年增逾120間

霍露明又提到,現時數碼港匯聚超過400間AI領先企業和初創企業,在過去1年增加超過120間,更引進多間AI重點企業落戶。數碼港亦與金管局合作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超算中心提供專用平台,助力研發在風險管理、欺詐偵測、客戶互動等方面的生成式AI應用,促進金融創新及金融產業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