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高盛總部大樓。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香港上半年首次公開發行(IPO)規模達1,071 億元,重奪全球榜首。各投行業務活躍,高盛集團重奪香港股票發行承銷排行榜桂冠,是自 2013 年以來首次登頂。

據彭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高盛在香港市場拿下了 56 億美元的 IPO 及增發交易,較第二名的瑞銀集團高出 20 億美元。在 2020 至 2021 年間,高盛曾位列第二,僅次於摩根士丹利;在 2022 年,高盛一度跌至該排行榜的第 13 位。若僅看 IPO 業務,去年包攬前 4 名的中資券商在今年排名有所下滑。不過中金(3908)仍居首位,摩根士丹利、瑞銀和高盛緊隨其後,華泰證券(6886)位列第五。

中企紛湧入香港尋求海外資本

數據又顯示,香港今年上半年上市和增發交易規模已累計達到 330 億美元,已高於過去 3 年來每一年的全年規模。由於股市活躍度不高,2022 至 2024 年間的交易規模跌至歷史低位,迫使多家全球投行裁員,而專注於大型旗艦交易的高盛,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由於中國大型企業的融資激增,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國際投銀在香港 IPO 承銷排行榜上力壓本地競爭對手。在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之際,中國企業紛紛湧入香港尋求海外資本來支持擴張,而避開紐約市場。美國經濟政策走向不明,也促使投資者遠離美元資產和美國市場。

「資本需要重新平衡,而且有大量資金流入該地區。」 高盛集團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負責人James Wang接受採訪時表示,「市場正在覺醒,意識到離岸中國市場將充滿機會。」今年以來,高盛已在小米(1810)、比亞迪(1211)和海天味業(3288)等多宗大型交易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