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 程實
2025年,內地經濟規模的穩定增長和質量的有效提升依舊展現出較強的慣性和韌性。在內外部壓力交織的背景下,宏觀政策主動作為、精準調控,助力經濟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財政政策方面,2025年全國兩會將赤字率目標上調至4.0%,在全面評估經濟形勢的基礎上,釋放出穩預期、強信心的政策信號。政策制定保持克制與靈活並重,注重節奏掌控與工具組合,推動財政資源高效配置。財政部數據顯示,4月全國稅收同比增長1.9%,反映出經濟活動持續回暖,也印證前期財政政策逐步顯效。政策強調加快專項債發行、推動在建項目加快落地,同時預留政策空間,以實現有效靠前發力與政策空間托底的平衡思路,為當前穩增長與中長期發展夯實基礎。面對財政收入增長承壓的現實,財政政策更加注重「優化支出結構,精打細算、有保有壓」,確保有限資源精準投向民生保障、基礎設施補短板、綠色轉型等關鍵領域,推動財政政策兼顧總量支持與結構優化,在有效增強政策持續性與抗風險能力的同時,也為未來發展積蓄了更多潛力。
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堅持適度寬鬆的主基調,注重在短期調控與長期平衡之間把握節奏。年初以來,央行已通過降準、結構性工具投放及靈活調節流動性等手段,精準支持實體經濟,重點聚焦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及中小企業融資等關鍵領域。同時,執行層面展現出較強的政策定力,未因短期波動頻換變向,而是根據財政政策節奏和外部環境變化靈活調整操作路徑。在匯率管理方面,央行堅持市場化導向,合理引導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強化跨境資本流動穩定性。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加大投放力度,確保金融資源精準流向高質量發展領域。
展望2025年下半年,在美聯儲可能進一步降息、內地通脹保持溫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有望保持寬鬆取向,預期年內仍存在一次降息的可能,幅度或在10至20個基點,另可能實施一次25至50個基點的定向或全面降準,以推動信用擴張、降低融資成本、穩定市場預期。政策目標不僅在於托底內需,更着眼於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引導資源流向新質生產力領域。
全年GDP增速料達5%
內地經濟下半年預料將在外部壓力與內部動能的交織中延續溫和復甦態勢,實現穩中有進。儘管外部不確定性猶存,但政策預計將保持戰略定力,適時加力,確保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隨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經濟運行有望在更均衡、更可持續的軌道上穩步前行。在基數效應減弱與內需持續修復的共同作用下,預計2025年全年GDP增速有望達到5%左右,基本實現預設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