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李千尋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李千尋)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策劃的「中華文化節2025」今日(4日)舉辦免費「普及中華文化藝術專場」,邀得6位秦腔名家兼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及西安演藝集團秦腔青年實驗團一眾新秀演員,獻演《回荊州》、《周仁回府》等秦腔經典大戲,令香港市民近距離欣賞秦腔「唱戲吼起來」的獨特藝術風格,感受西北秦人的質朴豪邁及對生活熱愛的文化自信。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精湛表演引人入勝,現場氣氛熱烈。梅花獎得主齊愛雲演繹了《回荊州·別母》,展現秦腔「苦音」聲腔,情感哀傷深沉,母女訣別的痛楚直擊人心,現場觀眾紛紛鼓掌,齊愛雲更返場獻唱。而重點展示武打技巧的《美猴王·鬧天宮》亦贏得滿堂彩,武生以靈巧身段和詼諧小動作令觀眾笑聲連連。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秦腔又稱亂彈、梆子腔,是西北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西周,流行於陝西、甘肅等地,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秦腔藝術對京劇中的臉譜和西皮流水唱段均具深遠影響。秦腔唱腔以寬音大嗓、高亢激越見稱,率真豪放而不失細膩,情感表達直接強烈,被譽為「中國最古老搖滾樂」。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涂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