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美寶冀試驗系統對接配套流程 議員:計劃惠及港零售振經濟
特區政府日前宣布,爭取於今年11月起實施「粵車南下」安排,初期合資格的粵車經港珠澳大橋抵港,將汽車停泊在大橋人工島香港口岸停車場,司機乘客落車後可轉乘交通工具轉機或進入香港境內,並爭取今年內讓合資格粵車駛入市區,計劃初期每日名額100個再視乎情況增加,預料每輛車可逗留香港約3天。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接受電台訪問時強調,有關安排既進取亦謹慎,能確保計劃暢順,希望試驗整個系統對接及配套流程。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計劃可以惠及本港零售業及刺激經濟,希望特區政府關注本港道路狹窄、充電設施不足及旅遊熱點人多車多等問題,透過試驗慢慢檢視成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粵車南下」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央有關文件的要求,透過研究制定港澳與內地車輛通行政策,促進香港與內地人員和車輛往來便利化,以及交通物流發展的重要措施。陳美寶表示,會與廣東省相關部門商討設置驗車中心,提供香港道路情況與景點及導向性的資訊,讓司機了解香港路況。
指商界可研推套餐做好配套串連
她指出,十分高興得悉酒店、餐飲、零售界、亞博館及商會反應積極,認為商界營商靈活,可研究推出套餐,「例如泊車配合住宿、展覽或其他活動以至盛事經濟,做好配套與串連,形成攻略及推介,向內地發放資訊及宣傳,眾志成城,將好的政策辦得更好。」
有人關注到計劃會否對香港交通造成影響,陳美寶指「粵車南下」與「港車北上」一樣,要達至相向互惠、雙向奔赴,粵車可前往港九新界各地,但與香港車輛一樣有禁止駛入的地方,司機亦需遵守法規。她表示,現時約有8,500輛左軚車在港行駛,去年上半年的意外率為0.2%,遠低於市區內右軚車的1.67%,如有違規情況將按本港法例處理及訂定行政管理安排。
「粵車南下」的實施將為香港零售、酒店及旅遊業注入強勁動力。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認為「粵車南下」可便利旅客,並可惠及本港零售業及刺激經濟,但根據每日限額推算,某天某時段可能有三四百輛粵車在香港境內,如過於集中於啟德體育園等地,關注會否構成交通問題,尤其新冠疫情後資訊發放及旅遊模式都有改變,有關方面必須與服務及零售業做好適應及微調。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表示,會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禁區設立「轉機停車場」並有自動化停車設施,可提供1,800個泊車位,以方便轉機的內地居民駕車來港,而「訪港停車場」將於明年上半年運作,粵車不入境,但旅客可以過關入境,如需前往亞博館亦有無人車接送往返。
旅遊業構思配合 盼創香港遊新模式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柏良透露,香港各旅遊景點、酒店、購物商場正構思如何配合,讓「粵車南下」的旅客能夠有好的體驗,希望創造香港遊的新模式。
對計劃實施後,獲批准許駛入香港市區的「粵車」初期每日設100個名額,姚柏良認為,100個名額是相對保守的數字,按照留港3天計算,幾百輛車市區不難負擔。作為一個起步點,相信未來會視乎情況,包括市區的停車泊位、交通服務等,逐步增加名額,滿足更多旅客需求。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表示,「粵車南下」將便利兩地居民的旅遊、商務及家庭探訪,促進兩地來往,希望特區政府進一步優化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的通關流程,提升接待能力以減少堵車問題,又建議特區政府留意獲批車輛的入境期限安排,避免車輛在限期末段集中出行,導致短時間內入境車輛數量過多,對香港交通構成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