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人口政策小組昨日舉行圓桌會議,探討青年遲婚晚育原因。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青年「晚婚」與「遲育」現象日益顯著,結婚率與生育率持續見歷史新低。就此,民建聯人口政策小組昨日舉行圓桌會議。民建聯人口政策小組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林琳建議政府應成立由司長級領導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帶領制訂及跟進本港長遠的人口發展政策,為不同需要的家庭提供協助,可持續地提升本港生育率,讓香港保持競爭力。

香港婦聯副主席暨社會政策研究委員會召集人歐陽寶珍在圓桌會議上分享婦聯今年3月公布的「港人生育意願」的調查,分析指71.9%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生育,育兒經濟壓力成為影響生育意願的最主要因素;另亦有約八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對育有子女的家庭支援不足,認為有關因素涉及跨部門的政策討論,據現時的架構實難以更全面地跟進及改善,因此認為有必要以更高層次的跨部門協作小組作出政策應對的工作。

盼制定精準鼓勵生育措施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張淑鳳建議政府統計處須在居住人口的統計範疇中,加入共同居住的選項,以增加相關數據量,有助分析同居生活對生育的潛在影響。同時,政府應制定精準鼓勵生育措施,就此認同須成立跨政策部門的工作小組,包括從教育着手令青年有更完整及正向的人生規劃。

九龍婦聯副主席暨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張瑞祺指出,若社會有更好的配套措施,如生殖醫療科技的普及,相信可幫助更多家庭,在「衝事業」的同時可兼顧組織完整家庭的願望,相信有助提升專業人士的結婚及生育意願。

冀研幼園全日制照顧託兒需求

就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的李浩銘在圓桌會議上分享了男校生初進入到男女同校環境的交流困境,期望政府可研究在學校加入課程協助了解兩性交流方式;剛畢業自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本科生林泳妤指,幼稚園半日制未必能讓雙職家庭照顧幼兒,期望政府研究幼稚園全日制以照顧雙職家庭的託兒需求。

立法會議員黃俊碩分享道,專業人士在目前的專業牌照制度下,需要在事業上投放大量時間,待事業穩定可能就錯過適婚年齡。他認同與會嘉賓的意見,認為需正確引導婚育觀建設,而現行的生育支援政策有更多改善空間。

出席圓桌會議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回應表示,民青局近年在婦女和青年工作上取得進展,例如今年深水區有新的青年宿舍落成,有助青年獲得更多空間體驗獨立自主的生活、為未來規劃和儲蓄,而婦女自強基金亦將持續支援婦女發展,相信這些措施有助提升社會整體生育氛圍,又表示政府將會進一步研究與會嘉賓及議員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