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據路透社昨日引述了解相關討論的人士透露,中國科技巨頭京東(9618)及阿里巴巴(9988)附屬公司螞蟻集團正游說人民銀行,請求批准在香港發行與離岸人民幣掛鈎的穩定幣,以促進人民幣的全球使用,並抵禦美元數字化影響力的擴張。
消息人士透露,京東在與人民銀行的討論中提到,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無法有效推動人民幣在貿易中的使用,因此需要推出人民幣掛鈎的穩定幣。京東建議人行允許在香港發行人民幣穩定幣,再擴展至中國自貿區的離岸市場,一名公司消息人士稱,此建議已獲監管機構正面回應。
螞蟻擬星港申請穩定幣牌照
消息人士說,螞蟻集團正準備在香港與新加坡申請穩定幣牌照,並已着手規劃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京東董事長劉強東也公開表示計劃在全球主要貨幣國家申請此類牌照,以推動外匯與跨境支付。
此舉正值香港與美國競相建立穩定幣監管框架,爭奪在全球數字金融與貿易中更大的影響力。路透社的報道稱,若這兩家公司的游說成功,將標誌中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出現重大轉變。中國曾在2021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此舉可能重塑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策略。
穩定幣是一種以流動性資產為支撐的數字代幣,目前主要與美元掛鈎,也有部分與黃金或其他貨幣掛鈎。其底層區塊鏈技術能實現資金的即時、無國界、全天候低成本轉移,潛在顛覆傳統跨境支付系統。
消息人士稱,香港的穩定幣法規將於8月1日生效,京東與螞蟻集團已計劃發行由港元支持的穩定幣。但在與人民銀行的閉門討論中,京東主張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工具,且需求迫切。
抗衡美元穩定幣跨境支付霸權
其他業界人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上個月,神州數碼信息服務集團聯席董事長王永利在其社交媒體帖文中表示:「美元穩定幣的全球擴張對人民幣國際化構成新的挑戰。」他曾任中國銀行副行長,並指出:「如果跨境人民幣支付效率不如美元穩定幣,將成為戰略風險。」
根據加密數據提供商CoinGecko的統計,目前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約為2,470億美元,但渣打銀行預計到2028年可能增長至2萬億美元。國際清算銀行(BIS)指出,超過99%的穩定幣以美元計價。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人民幣成為與歐元或美元類似的全球貨幣,反映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障礙在於中國仍有資本管制。根據支付平台SWIFT的數據,人民幣作為全球支付貨幣的份額在5月降至2.89%,是近兩年來最低水平,而美元則佔據48.46%的市場份額。
香港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HashKey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肖風表示,「中國已經到了不得不採取行動的時刻。」他提到,越來越多海外商家以美元穩定幣進行支付,例如全球最流行的穩定幣Tether(USDT),導致許多中國出口商被迫接受。
多名出口商亦指出,內地資本管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小型新興市場貨幣波動風險,均促使企業轉向穩定幣。提供加密幣場外交易(OTC)服務的Crypto HK表示,中國客戶以USDT進行貿易結算的月交易量,自2021年以來暴增5倍。
特朗普加速加密貨幣監管和發展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後不久就表態支持穩定幣,並建立監管框架以合法化美元掛鈎的加密貨幣,標誌着美國的重大政策轉向。中國儘管仍禁止加密貨幣,決策者對穩定幣的興趣也日益增加。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上月表示,數字貨幣與穩定幣的興起對金融監管構成巨大挑戰。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近期接受本地媒體訪問時提到,香港推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存在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