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馬威:7宗A+H佔上半年總集資72% 44隻A股正排隊上H股
受惠中央支持龍頭A股來港上市,今年上半年7宗「A+H」已佔本港IPO總集資額72%,港交所目前正處理44家A股的上市申請,畢馬威昨日預期,A+H熱潮將撐起新股市場,今年全年或有逾100隻新股在香港上市,較去年底預測的80宗上調25%;合共集資逾2,000億元,較去年底預測的1,000億至1,200億元,上調67%至100%。最樂觀預測,今年香港新股市場集資額或高達2,500億元,即較去年底預測的1,000億至1,200億元增加108%至150%。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受惠中央支持龍頭A股公司來港上市,以及「北水」與海外資金持續流入所推動,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亮麗。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劉大昌昨日表示,本港上半年共有42隻新股上市,按年上升約40%;集資額為1,071億元,按年大升約7倍,集資額全球排名第一位。展望後市,目前香港主板上市申請宗數已逾200宗的歷史高位,預期香港新股市場的強勁勢頭將持續至今年下半年。
219宗申請上市 較去年底倍增
畢馬威表示,香港資本市場對於內地企業具有吸引力,因為隨着越來越多內地企業的業務日益全球化,它們希望聯繫更多國際投資者,因此紛紛選擇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作為上市地點,推動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表現回暖。展望後市,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219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較2024年12月31日的86宗增長逾一倍,而其中主板上市申請宗數達破紀錄的210宗。
值得一提的是,港交所上半年總共完成了7宗A+H上市,創歷史新高,佔整體IPO集資額72%。其中,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750)透過A+H上市集資410億元,不僅成為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更創下香港自2021年以來最大型新股上市紀錄。
3家A股料H股各集資過百億
畢馬威預期A+H上市趨勢料將持續升溫,今年首6個月已錄得47宗A+H新上市申請,而2024年全年僅有5宗。劉大昌指出,港交所現時正在處理約44宗A+H上市申請,當中有43宗為市值逾人民幣100億元的大型A股企業,並且預計當中H股集資額超過100億元的有2至3家,若港交所能夠在年內處理約60%至70%的A+H上市申請,預計合共可以帶來數百億元的集資額,這些A+H上市申請將有助香港於下半年鞏固其全球IPO市場領先地位。
此外,非「A+H」上市申請宗數有100多間,若當中的30%至50%能夠在年內上市,香港新股市場總集資額最高有機會上試2,500億元。劉大昌續稱,現時香港金融市場已大致消化中美貿易戰所帶來的影響,加上目前來香港上市的企業以A+H為主,因此相關因素對香港新股市場表現影響不大。
另據畢馬威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場共籌集了609億美元,上市宗數達544宗,與去年同期相比,集資規模上升5%,但上市宗數則下降6%。美國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集資額為92億美元)與紐約證券交易所(集資額為78億美元)緊隨香港(集資額約137億美元)之後,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至於上海證券交易所(集資額為45億美元)和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集資額為39億美元)則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
在前日(7月2日),羅兵咸永道亦指出,隨着逾200間企業已申請在港上市,本港上半年新股的旺場表現可望延續至明年上半年。該行上調本港全年IPO額預測,由年初估計的最多1,600億元,上調到2,000億至2,200億元,即上調25%至37.5%;並預期本港全年集資額會重奪全球第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