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鈞透露,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正物色合適機構,以訂立模範體育爭議解決規則。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張國鈞:特區將把握全運會良機 就爭執仲裁向內地取經

設在香港的國際調解院總部,將成為全球首個專門通過調解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法律組織,助力香港成為全球調解之都。特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透露,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正物色合適機構,以訂立模範體育爭議解決規則。他強調,體育仲裁作為新興市場,特區政府將把握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全運會的機會,了解內地相關機構如何進行爭執仲裁,以獲取更多經驗。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香港體育爭議解決發展,今年初成立了體育爭議解決諮詢委員會,並由張國鈞領導。政府支持業界在今年內推出體育爭議解決先導計劃,現已公開招標,邀請符合資格的仲裁機構申請成為體育仲裁指定機構,並訂立一套模範體育爭議解決規則。

年內制訂好機制並正式運作

張國鈞表示,律政司、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體育專員、香港律師會及大律師公會早前已組成相關工作小組,接下來會審慎挑選合適機構,預計最遲於今年底前制訂好體育仲裁機制並正式運作。

他透露,律政司已與港協暨奧委會保持緊密溝通,確保推動體育仲裁發展的計劃設計符合體育界的實際需要。「確保仲裁機構獨立運作,確保爭議處理的公平公正性,一直是本地仲裁機構贏得國際信任的成功關鍵。因此,工作小組刻意未有邀請港協暨奧委會代表加入,以避免在處理涉及港協及其屬會與運動員的爭議時出現利益衝突,這種安排也獲得港協的認同。」

業界開展體育仲裁人才培訓

雖然負責處理體育仲裁的機構尚未正式確認,但業界已開始為此作準備,包括開展了體育仲裁人才培訓,律政司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代表早前已受邀參與相關培訓活動,見證法律界人士、精英運動員積極參與。香港律師會早前舉辦的運動法律論壇,更吸引來自法國、專門處理體育爭議的律師自費來港參與會議,分享經驗,顯示香港體育爭議解決服務的發展得到國際重視。

擬資助運動員 確保不因費用卻步

談到運動員與本地體育總會之間的爭議處理,張國鈞表示,體育仲裁將採取先調解後仲裁的原則,「因為調解成本低、效率高,而且能維持雙方關係,若調解無效,爭議將轉交仲裁處理。為減輕運動員的經濟負擔,律政司計劃為運動員提供資助,確保他們不會因費用而卻步。同時,仲裁機構在處理涉及運動員爭議時,將以非牟利方式運作,與商業性仲裁業務區分開來。」張國鈞說,律政司將透過調撥內部資源支持這一計劃,暫時無須額外撥款,顯示對財政謹慎使用的承諾。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今年11月舉行,外界關注本地體育仲裁能否為全運會提供支持,張國鈞解釋說,國家已就全運會相關爭議作出安排,內地會有機構負責。「香港的體育仲裁機構尚未成立,律政司已與內地相關機構建立聯繫,向其取經。」

研爭取讓公眾參觀國際調解院總部

另外,鑑於未來可能有很多遊客都會對國際調解院總部非常感興趣,有意前往打卡參訪,張國鈞表示,特區政府會在確保場地莊嚴下,因應公眾的意願探討爭取提供參觀安排,如參考荷蘭海牙國際法庭的安排等。

荷蘭海牙的和平宮是國際法庭、常設仲裁法院的所在地,這個莊嚴的「國際法之都」地標允許旅客預約參觀,並在不同時段提供由導遊帶領的講解團,而在法庭開庭期間則停止參觀。

「政府會探討爭取參考海牙國際法庭相關安排,讓國際調解院總部具備一定的開放性,讓公眾有機會了解其運作。」不過張國鈞強調,由於有關場地並非一般觀光景點,而是有重要職能的機構,值得公眾的尊重,因此不可能完全開放讓公眾隨意進出或四處拍照,需要作出相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