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充電寶登機新規,令過往被忽視的充電寶關注度迅速升溫。現在一個3C認證至少花費兩三萬元(人民幣,下同),且認證周期被拉長至3個月。據業內人士預估,此次充電寶召回風波,有100萬台至200萬台充電寶的空缺需要填補,預計令市場競爭逐漸向品牌化、集中化方向發展,小型企業將面臨生存壓力。
安全事故背後,是中國充電寶市場正逐步壯大。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移動電源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約100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約3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約30%。預計到2025年,中國移動電源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並有望以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5%的速度持續增長。
3C認證越趨嚴格
當前,充電寶市場競爭激烈,中研普華報告提到,小米、安克、羅馬仕、華為、公牛等知名品牌通過技術創新、品牌合作與價格策略等手段爭奪市場份額。同時,隨着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性能要求的提高,市場競爭也逐漸向品牌化、集中化方向發展。知名品牌和大型企業將佔據更大市場份額,而小型企業和雜牌產品則面臨生存壓力。
業內人士指出,短時間內這麼多的型號被召回,關鍵在於哪一家企業一直嚴格遵守規定,按部就班地運作,「目前來看,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家的充電寶,綠聯、倍思還有一些新興品牌都有機會承接這部分市場份額。」
此外,由於3C認證實驗室的諮詢量激增,認證周期也被拉長。據業內人士介紹,3C認證有多家機構,業內普遍選擇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完成認證,而且3C認證也越趨嚴格,「之前主要是樣品送檢,現在則加強了現場抽檢。」 ●《新京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