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操 香港傑出學生協進會會長 教聯會理事
人工智能(AI)技術一日千里,數字教育已成為推動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的引擎。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近日率領多位校長赴大灣區多個城市考察AI應用,強調AI為教育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期望全港教育工作者把握良機,深入了解並積極應用AI,推動其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培養時代所需人才。可見,教育規劃與社會資源的投入須系統化的部署與整合,全面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推動數字教育發展,實現教育質量的提升與人才培養的長遠目標。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香港教育界應大力推動教育數字化成為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抓手。香港自1990年代已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積累豐富經驗,疫情期間及之後,學校持續優化電子學習資源,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彰顯數字教育潛力。2025年首屆「數字教育周」的舉辦,結合「學與教博覽」及「人工智能教育國際高峰會」,為教育界和創科界搭建跨界交流平台,推動AI及創新科技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提升學與教效能,為智慧教育新生態和教育治理智能化奠定堅實基礎。
推動數字教育是持續深化STEAM教育的重要環節,助力香港培養未來需求的創新人才,其強調跨學科整合與協同創新,提供技術與工具,促進學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能力。同時,亦不能忽略數字素養的培育,尤其在人工智能時代,學生需掌握AI技術的基本知識與倫理,明辨信息真偽,防範網絡風險,這對保障個人隱私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特區政府已推行中小學AI課程,涵蓋基礎知識、倫理規範等,培養學生正確使用AI的價值觀,讓數字教育得以健康發展。
教師是推動數字教育的關鍵。學校需加強教師對AI及創新科技的專業培訓,使其能靈活運用AI輔助教學,從「評—學—教—評」循環提升教學效能。目前,多所學校已成為示範基地,推廣AI教學經驗,促進學與教的範式轉移,相信會惠及更多師生。
與此同時,借鑒內地及海外成功經驗,深化本地數字教育改革,推動與內地及海外創科機構合作,促進香港數字教育與國際接軌,培育新時代創科人才,亦是重中之重。教師可透過參與AI考察團及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廣泛學習先進政策與實踐,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提升數字教育的實施成效。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將持續改變教育生態,作為國際創科樞紐,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提升學生數字素養和科創能力,推動數字教育與AI技術融合,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打下人才儲備及培養的堅實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