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捍衛企業合法權益 規勸自媒體從業者核實內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一存、凱雷 北京報道)近期,國家網信辦組織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部署地方網信辦積極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不法行為,督促重點網站平台強化涉企信息內容管理,從嚴從快處置一批涉企違法違規賬號。2日,國家網信辦通報部分典型案例,其中,備受關注的「柴懟懟」等賬號因惡意詆毀攻擊企業上榜。內地業內權威專家向香港文匯報表示,國家網信辦的專項行動既是對企業合法權益的捍衛,也是對自媒體從業者的告誡,影響力越大,發布內容時就越需謹慎核實。
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國家網信辦此番發布的案例包括「柴懟懟」等賬號編造涉企虛假不實信息,惡意詆毀攻擊企業;「孟棲筆談」等賬號發布涉企負面信息,謀取非法利益;「車說道」等賬號蹭炒涉企熱點,發布虛假不實信息;「物聯網諮詢室」等賬號散布企業商業秘密,傳播虛假不實信息;「興德旺業」等賬號冒用企業、企業家身份,開展市場營銷等。相關賬號已被依法依約關閉或賬號主體被納入平台黑名單管理。
惡意詆毀傳播假料 藉機吸粉引流帶貨
通報指,抖音賬號「柴懟懟」「懟懟柴」,小紅書賬號「柴懟懟」等,無事實依據蓄意抹黑某企業的產品質量,惡意詆毀某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並藉機吸粉引流帶貨。微信公眾賬號「孟棲筆談」「輝常觀察」,微博賬號「-孟永輝-」,百家號「孟永輝」等,長期集納發布涉企負面不實信息。在企業與其溝通刪除不實信息時,以要挾方式開展商務合作。
另外,懂車帝賬號「CHE車說道」、易車賬號「CHE車說道」、搜狐賬號「車說道」等,為博眼球、吸流量,惡意蹭炒智能駕駛、輔助駕駛等汽車行業熱點話題,發布某品牌汽車不實信息,捏造人員傷亡事故,虛構法院判決,惡意詆毀企業產品質量。微信公眾賬號「物聯網諮詢室」「物聯網諮詢室號外」則是為博取流量,長期發布某高科技企業的商業秘密,並惡意傳播虛假信息,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發展。
通報還指,微信公眾賬號「興德旺業」「杭州娃小哈」,微信視頻號「興德旺業書院」,抖音賬號「王少甫-瀚慈」等,在賬號名稱、簡介中假冒仿冒企業名稱或假借企業家名義發布信息,開展商業活動。
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電子數據法律與政策專家組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國家網信辦此番公布的涉企網絡「黑嘴」都是靠在互聯網上評價企業的負面獲取流量獲得不當利益。他指出,網絡「黑嘴」一方面侵害了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過網絡「黑嘴」以低成本壓縮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也是市場不正當競爭的表現方式。長遠來看,此類行為也侵害到消費者的合法權利,破壞互聯網傳播秩序,損害了網民的知情權。
企業應搜集證據 採法律措施維權
「國家網信辦此次專項行動是對網絡空間『法外狂徒』的精準打擊,既是對企業合法權益的捍衛,也是對數字經濟時代言論邊界的重新校準。」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商事調解工作委員會調解員、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苟博程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此番發布的案例強調了企業及時維權的重要性,企業在名譽權受到侵害時應第一時間搜集、固定相關證據,並及時採取法律措施維權。
他還表示,案例也展示了合理維權策略的作用,確立自媒體較高的注意義務,即粉絲量與責任程度正相關,這意味着自媒體從業者擁有越多粉絲,影響力越大,發布內容時就越需謹慎核實,否則將承擔更重法律責任。此外,案例也提供了商譽損失計算參考,並發揮了案例警示與示範效應。
「此次專項行動不僅是監管利劍出鞘,更是數字經濟法治化進程的里程碑。」苟博程認為,未來需通過「立法—執法—司法—行業」四維聯動,構建「不敢造謠、不能造謠、不想造謠」的清朗生態,讓企業家安心經營,讓消費者理性監督,最終實現商業文明與網絡自由的共生共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