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店內買金飾。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印發《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下稱《辦法》),該辦法將從8月1日起施行。與早前監管部門針對貴金屬行業提出的反洗錢要求相比,該《辦法》從適用對象、起點金額、客戶盡職調查具體情形等方面進行明確規定,將貴金屬和寶石全產業鏈均納入反洗錢監管,同時也將提交大額交易報告的起點金額由5萬元(人民幣,下同)提升至10萬元。專家表示,《辦法》對於風險機構採取強化措施,低風險機構可簡化流程,提升了監管精準性。

《辦法》提到,從業機構應遵循「了解你的客戶」原則,根據客戶特徵和交易活動的性質、洗錢風險狀況,開展客戶盡職調查。具體涉及情況包括:客戶單筆或者日累計金額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或者等值外幣現金交易;有合理理由懷疑客戶及其交易涉嫌洗錢活動;對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問。

專家:避免「一刀切」 提升監管精準性

《辦法》指出,客戶單筆或者日累計金額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或者等值外幣現金交易的,從業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在交易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提交大額交易報告。

從定義來看,《辦法》明確,貴金屬是指黃金、白銀、鉑金等及其鑄幣、標準條錠、製品、中間產品和精煉後的原材料等;寶石是指鑽石、玉石等天然寶石的各類原材料及首飾、製品實物形態。

西安交大客座教授、獨立經濟學家景川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貴金屬和寶石具有高價值、易攜帶、易變現、交易匿名性強的特點,歷來是洗錢、恐怖融資及上游犯罪的重要渠道。《辦法》提出對於風險機構採取強化措施,低風險機構可簡化流程。這一設計遵循了「風險為本」原則,避免「一刀切」式監管,提升監管精準性,體現監管已經進入了寬緊適度,高效精準的階段。

「對普通民眾日常買金影響不大」

「該辦法主要針對貴金屬行業的從業機構履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的義務而設置,對普通民眾日常正常買金影響不大。」北京天雅珠寶城銷售人員胡女士表示,她所在門店的黃金飾品銷量並未受此影響。「當前使用超過10萬元現金購買黃金、珠寶的消費者相對較少。而刷卡消費不受新規影響。」

北京市民王小姐準備十一假期結婚,近期正忙着四處挑選黃金飾品,有明確的購金打算。在她看來,現在刷卡或者用手機支付又快捷又安全,還能保留交易紀錄,比現金交易省心,新規並不會影響她的購金計劃。

該《辦法》於今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旨在通過建立系統化監管框架,防範貴金屬與寶石交易領域的洗錢及恐怖融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