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碩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贛鋒鋰業(1772) 由早年最初專注於金屬鋰、丁基鋰、氯化鋰和碳酸鋰等鋰化合物的生產,其後逐步依託上游鋰資源供應及全產業鏈優勢,其鋰電池業務已覆蓋固態鋰、動力、消費類、聚合物鋰、儲能電池及儲能系統等二十餘種產品,亦成為首家鋰行業「A+H」同步上市公司。集團亦捕捉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帶來的機遇,向鋰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構建起完整的鋰生態體系。集團目前業務覆蓋鋰資源開發、鋰鹽深加工、鋰電池製造及回收利用四大板塊,形成由資源端、中游加工、終端應用至迴圈再生的全產業鏈布局。
集團也是業內唯一一家擁有固態電池上下游一體化能力的企業。集團於2022年實現電池級硫化鋰量產,並於2024年進一步擴大生產線規模,憑藉高純度及低雜質含量,能滿足高導電性固態電解質材料技術要求,目前已向20餘家下游客戶供貨。由於固態電池是一種新型儲能技術,其運作原理與液態鋰離子電池相若。目前固態鋰離子電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極和負極材料及固態電解質等,相較於傳統鋰離子電池,具備更高能量密度、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成功開發飛行動力電芯等產品
現時固態電池應用場景廣泛,面對低空經濟崛起,集團成功開發多款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飛行動力電芯與電源系統產品,能針對不同飛行場景及需求,和提供多元化解決方案。同時這些產品的電芯能量密度覆蓋320Wh/kg至500Wh/kg,具備5C以上持續放電倍率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滿足客戶需求,助力低空經濟騰飛。現時集團已與多間無人機及eVTOL企業,於高性能電池領域達成合作,同步開發滿足市場需求的電源系統,擬於今年內完成首批樣品交付。
此外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布局鋰礦資源,目前控股或參股的鋰資源項目接近16個,在產項目則有6個,其中鋰輝石項目3個,包括澳洲Mount Marion、Pilgangoora項目及馬里 Goulamina 項目。另鋰鹽湖項目3個,資源儲備豐富,能為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中線前景可取和候低收集。(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或有聯繫者沒有於以上發行人或新上市申請人擁有財務權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