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旺季加接連盛事節目上演,料下半年本港商舖租金走勢平穩。圖為啟德雙子匯1期及崇光啟德店。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業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面對港人北上消費及訪港旅客消費模式轉變,由傳統購物導向逐步演變為多元化的探索體驗,今年首四個月香港零售市場承受顯著的下行壓力,零售業總銷貨額的臨時估計為289億元,按年下跌5.6%,除了影響奢侈品類別,也影響了超市日常必需品銷售,餐飲業亦要轉型才能生存。地產界人士指出,上半年核心區零售舖位租金持平,非核心區舖位租金下跌10%至15%,買賣成交集中於民生區1,000萬至2,000萬元的舖位,上半年舖位租務交投量料約1,800至2,000宗。由於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及盛事項目將有助刺激消費市道,加上下半年是傳統消費旺季,預計下半年舖位租務交投量會比上半年為佳,約有2,500宗,租金料將維持穩定水平。

民生區舖位最受投資者追捧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今年上半年舖位買賣料約有300多宗,主要是個別投資者及銀主盤出貨為主,成交價已回到約20年前(即2006至2007年)水平,目前舖位的回報率一般達4厘至8厘,部分更達10厘。由於核心區舖位銀碼較大,涉資至少3億至4億元,足以於非核心區購入全幢物業,因此成交量不大。反而民生區如觀塘、深水埗、旺角的1,000萬至2,000萬元舖位成交最受投資者追捧。

租務方面,他指出,上半年舖位租務交投量料約1,800至2,000宗,上半年核心區零售舖位租金持平,非核心區舖位租金下跌10%至15%。

餐飲時裝業趁租金回落入市

黃偉基表示,本港上半年入市承租舖位的租客一半仍然是餐飲業,如連鎖茶餐廳銀龍以月租約40萬元接手尖沙咀漢口道一個建築面積超過12,000平方呎的巨型複式舖位,較高峰時期租金下跌近六成。其他行業亦有趁租金回落入市,時裝連鎖品牌Cotton On逆市擴充,租用中環皇后大道中110至116號永恒商業大廈地庫、低層地下及高層地下共3層樓面,涉及面積共約17,941平方呎,月租約90萬元。該舖新舊呎租分別約為50.2元及51.4元,兩者租金水平相若,而與2014年商舖高峰期時相比,當時呎租約111.5元,跌幅約55%。

空置率方面,核心區空置率整體趨於平穩。當中,灣仔區空置率跌幅最大,5月份錄得4.53%,按月及按年分別減少0.04及0.43個百分點。中環空置率錄得6.68%,按月增加0.02個百分點,按年則下跌0.1個百分點;銅鑼灣空置率錄得5.98%,按月及按年分別增加0.05及0.18個百分點。九龍區空置率方面,尖沙咀錄得6.23%,與上月相同,按年則大減1.82個百分點;而旺角則錄得8.31%,按月減少0.02個百分點,按年上升0.46個百分點。

黃偉基認為,隨着拆息回落,加上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及盛事項目,下半年亦有聖誕節等消費旺季,相信會利好舖位租務,料下半年租務成交量約2,500宗,租金走勢料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