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上周末,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我率領香港弦樂團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弦繫28載—創·City Pulse》音樂會。音樂會最讓大家感動的環節,就是邀請了來自香港東區兒童合唱團、沙田合唱團、「弦光展現」音樂訓練計劃的百位香港青少年與弦樂團共同登台,聯袂演繹歌曲《我們的家》。這部作品唱出了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的深情厚誼。
歌中唱到「情繫國家,我們這一個家」「同步挽手,我們一起去愛護他」,我回想起了香港回歸祖國28年以來,我自己走過的藝術和教育之路;回想起了創辦樂團十多年來闖過的難關,創出的新路;回想起了我們用音樂帶去正能量,點亮人生的基層孩子。我很希望講好我們的故事,去激勵更多的人,但我又想到了要講好這些故事,也不能忘記給予關懷和支持,共同寫下香江故事的朋友。
我們香港弦樂團成立之初,就已經接受香港藝術發展局的配對資金支持,中國銀行和董氏基金會,一直支持我們發展至今。我記得在他們支持下,剛開始的第一年我們就去國際上講好中國故事,我們樂團到美國肯尼迪中心演出,跟喬治城大學交流演出,如今樂團已經在全球14個國家40多個城市進行巡演,足跡遍及中東歐、美洲、北歐、東南亞及澳洲等地,今年還計劃到法國演出。他們長期支持我們「香港Can Do青年音樂交流計劃」,是成就香港青年音樂家實現夢想、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他們的愛心和關懷,也使得基層孩子有機會走進音樂廳,可以跟我們藝術家同台演出,在孩子們內心播下自信自強、勇創明天的種子。
我非常感恩他們,特別要感謝中國銀行這些中資機構的支持。他們扎根香港,關懷社會,也代表了國家對香港的關愛,他們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青少年和年輕藝術家融入國家發展,講好中國故事。作為香港藝術節節目委員會的委員,我也了解中資公司對於藝術節的無私支持,支持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建設,才使得我們這樣的中小樂團得以發展,也讓更多的藝術家能夠受惠,香港的藝術能夠「百花齊放春滿園」。
「香港情祖國心」,我們需要的是共情同心的支持,也是許多機構和朋友共同寫下時代故事的參與,更是一代代人情感的連接和傳承。這次的音樂會恰好也是三代人的一次藝術盛會,我們的小孩子合唱團,年紀只有十幾歲,還有樂團的青年藝術家,而我和來自上海的女指揮家張潔敏,則帶領大家一起奏響時代旋律,致敬城市精神。中西融合的香港特色,敢闖敢拚的創新精神,展現城市脈動,也恰與弦樂團12年來的拚搏創新發展歷程交相輝映。
最近在第30屆上海電視節頒獎禮上,一首歌曲《寫故事的人》中唱到:「這封信給煙火中寫故事的人……」「寫同路,寫晨昏,你和你的城……」「寫故事多輝煌,以螢火的光」。這其中唱出的是每個時代故事背後平凡英雄的精神,我想這也是寫出我們音樂故事所有人的精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