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Jimmy O. Yang(歐陽萬成)在香港掀起熱潮,脫口騷賣個滿堂紅,還被旅發局邀請成為大使,說好香港故事。

Jimmy是誰?他是一位美國華裔喜劇演員和作家,以其獨特的幽默和鮮明的個人風格而聞名。他於1985年出生在香港,隨後移居到美國,並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學位。起初,Jimmy在金融行業工作,但他對喜劇的熱愛,驅使他轉行成為全職喜劇演員。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HBO的熱門劇集《矽谷群英》(Silicon Valley)。在劇中他扮演以創新為主的角色Jian Yang,展現了他在科技業中的幽默觀察。另外,他還參與多部電影和電視劇,如《我的超豪男友》(Crazy Rich Asians)和《Jimmy O. Yang︰Good Deal》,標誌了亞裔崛起的美國熱潮。

太太是他的同代人,有一段時間在加拿大讀書,對Jimmy的棟篤笑最有共鳴。他曾出自傳《如何做個美國人:一本移民子女如何讓父母失望的指南》(How to American︰An Immigrant's Guide to Disappointing Your Parents),把中國人刻板的父母期望與美國自由尋夢價值對比,除了是一場場的血淚史之外,就如他的棟篤笑,實際是以種族的既有刻板形象,去顛覆所謂的種族平等主張。在外國,表面上雖說人人平等,但骨子裏一定是白人優先、英文優先,像Jimmy這樣的亞洲人去嘲笑自己,反而是把歧視的權力拿回來。表面取笑亞洲人,實質卻是點出我們的不凡,如何成就他如今的不凡。

我認為這類論說,就如特朗普當選一樣,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大家已厭倦人人平等的主張,亦即「左膠大愛」的立場。世界有這麼多人,美國有這麼多人,根本不是人人一樣,愈這樣說反而是無私顯見私,正視大家的不同,才能達成和而不同的世界。

過分鼓吹無差別的包容,只會變成一種極端,引來反彈,令「平等」變為藉口。因此這個年代,見到如他這一類以「刻板印象」(Stereotypes)作為切入,由自嘲再變自強,凸顯獨特之處,才令大家更彼此明白大家,逃出「乞求別人認可」的少數/邊緣族裔命運,和所有人平起平坐,有自尊地與所有人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