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首艘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山東艦將於7月3日至7日訪港。據央視6月30日報道,近日,海軍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一同順利完成了一次遠海實戰化訓練,這次被外媒稱為「中國海軍史上最硬核訓練」的行動,突顯了中國雙航母形成的遠海作戰能力,更是以夾擊之勢,在美日精心構築的「島鏈」上撕開了一道戰略缺口。
在這次訓練中,遼寧艦、山東艦航母編隊轉戰黃海、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兩支航母編隊圍繞偵察預警、防抗打擊等多項課題開展研練,並聯動相關軍兵種兵力組織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實戰對抗。
央視視頻畫面顯示,一架低可視化塗裝機身編號為60的殲-15「飛鯊」從甲板滑躍起飛,翼下掛架攜帶一枚霹靂-8近距格鬥訓練彈。作為遼寧艦和山東艦搭載的主力艦載機,殲-15是中國首款重型艦載機,擁有多達12個武器掛點,最大外掛能力達8至9噸,可靈活配置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及其他武器。
值得留意的是,任務期間,外軍艦機多次抵近偵察、跟蹤監視,以偵察為名,行挑釁之實,試圖通過抵近干擾破壞演訓節奏;而中國海軍則將其視為「送上門來的活靶子」,進行「以敵為師」訓練模式,兩支航母編隊全程保持高度戒備、隨時反應的作戰狀態,多次組織艦載機戰鬥起飛,專業穩妥處置應對,確保了各項訓練任務的圓滿完成。
據日本防衛省此前發布的消息,「我們發現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山東號、遼寧號在內的多艘中國海軍艦繼續在太平洋航行,亦觀察到戰鬥機和其他飛機從山東艦上起飛和降落」。這意味着此次中國航母編隊的航跡逐漸突破美日所謂的「島鏈」戰略。長期以來,美日通過「島鏈」戰略將中國海軍活動範圍限制在近海,試圖封鎖中國東出太平洋的通道。這次雙航母會師西太平洋,標誌中國海軍在遠洋作戰能力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打破了長期以來第二島鏈對中國海軍的封鎖。
從戰略威懾的角度來看,雙航母編隊的出現,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海軍的強大實力和堅定決心:它讓周邊國家和美軍認識到,中國海軍已經具備了在遠洋作戰中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是不可忽視的海上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