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即將通過「穗港汽車出口快線」發往香港的新能源汽車。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6月30日上午,一批新能源汽車從南沙海關監管區駛向碼頭,發往香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自去年以來,粵港兩地海關圍繞打造「穗港汽車出口快線」進行多輪調研和討論,形成今次方案。香港海關關長陳子達出席項目啟動儀式時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綠色低碳灣區,香港特區政府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及《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中,也提出要通過電動車普及化,力求在2050年之前實現車輛零排放。針對上述要點,粵港共同推出「穗港汽車出口快線」,通過汽車在抵港前提交資料,預先啟動審核程序,汽車進口商預先完成相關登記稅寬免申請和核對,大幅提升效率,減低企業的資金佔用,優化了大灣區供應鏈。

切實增進香港市民福祉

「此項目的推出,是香港海關與香港相關部門為汽車業界拆牆鬆綁、優化電動車輛進口的創新合作。我們相信,『穗港汽車出口快線』,能助力國產電動車開拓香港市場,切實增進香港市民的福祉,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陳子達說。

陳子達強調,通關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也將激發兩地汽車業務活力,短期內節省營運的成本,長期來說有助於吸引車企聚集,帶動上下游配套業務的增長。另外,方案整合粵港供應鏈,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減少香港用地壓力,進一步優化粵港兩地的營商環境。

特區政府:全力資助車輛電動化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5年汽車和供應鏈博覽會開幕禮上強調,香港將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服務企業開拓新能源汽車的黃金賽道,特區政府將多方面全力支援新能源汽車產業,包括助力境外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港設立國際總部,堅定發展創新科技及推動綠色和持續發展。

陳子達表示,香港電動車的數量從5年前約1.4萬輛增長到目前的11萬輛,電動車也佔香港新登記私家車的70%。特區政府將全力資助業界推動車輛電動化、支持私營機構安裝高效充電設施,目標是打造可以滿足15萬至16萬輛電動車需求的城市充電網絡。

陳子達表示,接下來,香港海關將繼續響應智慧海關、智慧邊境、智享聯通的「三智」合作新理念,推進兩地海關跨境合作,不斷優化通關流程,提升智慧化的管理,為企業搭建安全暢通的營運通道,一如既往為業界提供優質的通關環境,讓這條快線成為大灣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