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明

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前夕,成立19年的社民連宣布解散。這個長期披着「爭取民主」外衣的反中亂港組織,終在法治鋼鎚下原形畢露。觀其成立以來種種禍港殃民惡行,長期打着所謂「為市民權益發聲」、「為弱勢群體發聲」、「爭取社會保障」的幌子,煽動對抗、衝擊議會、破壞法治,以激進手段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最終更淪為「夫妻店」,成為少數核心成員謀取私利的工具。種種劣跡充分證明,社民連黯然收檔,實屬咎由自取。

社民連以「旗幟鮮明的反對派」自居,一直利用炒作社會議題、激化社會矛盾作為政治本錢。自成立以來,社民連便以激進手段博取關注,挑戰法律底線,假借「民主」、「自由」之名,煽動市民參與非法集會、暴力衝擊立法會;其主要成員在立法會公然搶奪文件、「掟蕉擲杯」、策動「拉布」癱瘓議事,甚至撕毀象徵憲制秩序的道具,嚴重損害香港的法治與議會形象。

更可笑的是,社民連口口聲聲「為民請命」,多年來從未在改善民生、推動社會發展有任何實質建樹,卻熱衷策動所謂「五區總辭」、「初選」等違憲違法行動,裹挾民意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社民連鼓吹、助長暴力對抗、街頭抗爭,是本港激進反對派的「始祖」,令暴力文化愈演愈烈。2019年修例風波,街頭暴徒氾濫,可溯源至社民連掀起的暴力文化。

社民連「有破壞、無建設」,早已讓香港市民看清其醜陋真面目。近年,隨着香港國安法出台實施,社會恢復法治穩定,社民連等反中亂港組織的生存空間日益萎縮,其激進路線徹底失去市場,解散是早晚之事,絕非「無奈決定」,而是社民連長期倒行逆施、最終遭民意和歷史唾棄的必然結果。

細察社民連的倉促解散,也暴露其內部腐化,淪為少數人斂財工具的現實。社民連宣稱所謂「無銀行戶口」、「無黨產處理」的詭異狀況,值得深究。長期以來,社民連被視為「長毛」梁國雄及其妻子陳寶瑩的「夫妻店」,兩人把持組織運作,將組織的財產資源變現為個人利益,中飽私囊,難怪「不會有錢留下來」,二人更從不交代過往籌款資金的去向。如今,社民連解散,相關的財產資源去向,須按照法律向公眾交代清楚,不能不了了之。

陳寶瑩在宣布解散時稱「我們是有愧於心」。他們當然有愧,是愧對國家、愧對香港、愧對港人。這群自命「社會良心」者,近20年來將香港推向泛政治化深淵:煽動學子參與違法「佔中」、教唆青年「留案底當勳章」、配合外部勢力策動「顏色革命」;對劏房戶的苦難視若無睹,卻對西方政客的虛偽讚譽趨之若鶩;對幫助基層市民改善生計毫無建樹,卻對破壞法治的暴徒高呼「義士」。

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後,香港社會重回正軌,「愛國者治港」原則有效落實,社會民心向背已彰顯,社民連之流再無興風作浪的餘地,其解散標誌着香港政治生態的淨化。歷史證明,任何企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挑戰國家主權和安全的勢力,終將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