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航運和物流業者警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覆,加上歐洲河流水位降低,歐洲正出現新冠疫情以來最嚴重的供應鏈堵塞。

料混亂持續數月

報道稱,多數駁船被迫在港口苦等數日才能裝貨,貨櫃輪也普遍面臨漫長等待,有關情況在鹿特丹、安特衛普、漢堡等主要港口最嚴重,預料這波亂象至少還會持續數月。

荷蘭航運公司WEC Lines總經理盧克納爾表示,歐洲多個主要港口都滿載運作。荷蘭物流公司Euro-Rijn Group行政總裁范奧門也稱,這次堵塞堪稱疫情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這狀況也讓原本依賴全球物流準時補貨、以維持最低庫存的企業雪上加霜。德國物流公司Contargo警告客戶,目前駁船在歐洲第二大貨櫃港安特衛普,平均等候裝櫃時間長達66小時,在鹿特丹更要等待77小時。過去駁船通常可提前預約裝卸時段,以確保貨櫃能快速高效流通,但現在幾乎全部延誤。范奧門表示,在安特衛普,船舶靠港卸貨普遍延遲3至5天,「我們用駁船去領貨,結果因海運船班不準時,駁船也無法準時裝貨,最後受影響的還是客戶,貨品都延遲送達。」

物流業者將這次危機歸咎於多項因素,包括特朗普上任後關稅政策反覆 ,迫使貨櫃航運業者頻頻調整全球航線,因應貿易流向的劇烈變化,加上萊茵河春季乾旱、水位異常偏低,導致駁船裝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