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禁毒—填色及海報設計比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辦,此次比賽收到來自滬港兩地中小學生近3500份作品。
●大會聯合主席莊紹嘉致辭。
●大會聯合主席何曉瑩致辭。
●三位大會聯合主席與保安局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左三)及保安局禁毒專員李基舜(左二)合影。

由亞洲學術慈善基金會、上海徐匯香港聯誼會及國際獅子會中國港澳303區-青年拓展及禁毐警覺委員會 (YODAC)攜手合辦的「滬港禁毒-填色及海報設計比賽一向太空油毒品說不」,旨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加強滬港两地青少年對毒品的預防教育,提升禁毐意識。頒獎典禮於6月28日假坑口社區會堂舉行,活動邀得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視頻致辭;保安局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保安局禁毒專員李基舜、海關毒品調查科署理高級監督黃雅綸、香港警務署毒品調查科情報組警司梁賀鉻、懲教署監督(更生事務分組)曾廣欽,以及三位大會聯合主席莊紹嘉(Kant Chong)、何曉瑩、李民煇擔任主禮嘉賓。

鄧炳強通過視頻寄語:「希望學生能夠更進一步,不但要擔當『禁毒先鋒』、更要成為『禁毒大使』,向朋友和家人傳遞健康生活的正向理念。」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高永文亦通過視頻表示:「太空油毒品對健康影響大,希望同學們透過這個比賽了解其禍害,並提醒同學朋友遠離毒品」。

何曉瑩:深化青少年遠離毒品意識

何曉瑩致辭表示,此次比賽收到來自滬港兩地中小學生近3500份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同學們的創意與熱情,用畫筆描繪健康人生,用色彩傳遞禁毒信念。經過評審的嚴格篩選,最終28幅優秀作品脫穎而出。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兩地青少年的藝術才華,更彰顯了他們「防範青少年濫用藥物、向太空油毒品說不」的堅定決心。她强調,毒品危害個人、家庭和社會,而藝術創作正是傳遞正能量的最佳載體。通過這次比賽,不僅促進了滬港兩地文化交流,更讓青少年在創作過程中深化了「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意識。這正是「一國兩制」下,兩地同心、共創未來的生動體現。

莊紹嘉:切勿輕信他人 堅決遠離毒品

莊紹嘉致辭表示,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非常關心青少年的健康及福祉,因此亦非常重視濫藥問題,特別是最近新興的太空油毒品。他本人經常參與更生服務,他發現所有因毒品相關罪行被判入獄的人都非常後悔,特別是因為誤交損友而信錯人染上毒癮或開始販毒的人。

他以自己的經歷强調,誤信他人真的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去年3月,為了一個環保服務,他去到協辦機構負責人家中開籌備會議,負責人家養了一隻大型犬,他當時相信狗主夠了解隻狗,沒有要求把狗鎖起來,結果那隻狗就撲上來咬爛了他的左眼,造成他視力永久受損,現在成為了傷殘人士。但他相信即使遇到足以改變一生的挫折,只要不輕易放棄,繼續努力奮鬥,依然能夠找到人生新的意義。最後他呼籲,堅決遠離毒品,任何毒品都會對身體造成永久的負擔及傷害,影響自己的前途,亦影響身邊的人。

擴展滬港合作形式 加强青少年禁毒教育

此次滬港合辦禁毒活動反應熱烈,何曉瑩接受採訪表示,滬港合辦禁毒活動具有雙重特殊意義,一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因地緣易接觸全球性藥物及毒品問題,而上海在社區治理與學校毒品預防教育中積累了成熟經驗,兩地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香港的國際視野能為上海提供防範於未然的預警參考,上海的系統性教育模式則可協助香港強化青少年群體的預防工作。她提到,未來通過增加青少年互動項目,例如交流營、聯合創作工作坊,讓禁毒理念以更具象的方式融入年輕人的日常;此外,還考慮引入AI、AR等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禁毒教育場景,例如通過虛擬技術模擬毒品危害的可視化後果,增強教育的衝擊力與代入感。

莊紹嘉接受採訪表示,當前禁毒教育的核心難點在於新型毒品的「偽裝性」與「誤導性」。許多青少年誤將「太空油」等毒品視為普通電子煙,因其外觀添加水果味、香味等元素,甚至被網絡信息誤導為放鬆工具,更有誤解認為不會成癮。這類看似無害的包裝與錯誤認知,加上青少年價值觀尚未成熟、評估能力較弱,極易受他人影響或因好奇心接觸毒品。此外,青少年普遍對毒品犯罪的法律後果認知不足,誤以為未滿18歲無需擔責。事實上,香港法例對販毒行為處罰極為嚴厲,這也是未來宣傳需強化的重點。「我們將通過真實案例與法律科普結合的方式,讓青少年直觀理解毒品對個人、家庭的多重危害。」

此次比賽的優秀作品將通過政府部門、紀律部隊社交媒體平台在綫上展出;同時,在紀律部隊和區議員支持下,也將於香港多區進行實體展覽,讓更多市民感受到同學們的禁毒熱忱。

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