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敬 立法會議員
多次散布煽動言論、頻頻勾連外部勢力的反中亂港組織社民連昨日開記招宣布解散,主席陳寶瑩指「黨慶」20周年「捱唔到」。短短一句,其實已透出兩層真相:第一,他們不是被別人打垮,而是自己玩死自己;第二,這個「政黨」,早就淪為少數核心人員的提款機。
社民連多年來縱暴煽「獨」,荼毒社會。當年社民連政客「掟蕉」、「拉布」震盪議會,還自豪地喊「沒有抗爭,哪有改變」,結果議席「清零」、街站門可羅雀、骨幹接連入獄。社民連把「抗爭」當作一門生意,把議會當成反中亂港的舞台,最終反噬自身。骨幹梁國雄因「35+顛覆案」入獄6年9個月,連帶黨庫被凍結,示威要臨時取消,路也走到盡頭。
香港社會已進入由治及興階段,當大多數市民關心經濟、民生,社民連仍在吃老本「煽情」。社會早認清了社民連及其他反中亂港政客的險惡真面目,社民連落下如此結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更諷刺的是,社民連口口聲聲反對「官商勾結」,自己卻成了最典型的「夫妻店」。陳寶瑩與梁國雄一人掌會務、一人掌政治事務,內部財政一直圍繞二人轉。街站義工嘶喊一整日,晚飯錢卻要自己出;相反,「法律基金」、「營運基金」,卻長期為兩人「遮風擋雨」。若算算19年來所籌得的基金,金額驚人,但最終換來什麼公共成績?
昔日的支持者早已看穿,向社民連的捐款就如向無底深潭倒水:零政策研究、零青年培訓、零議會成果,剩下的,只是夫妻二人用悲情加上在議會「拉布」消費捐款。當資金變家用,當政黨變攤檔,瓦解只是遲早。
真正服務基層,需要研究、設定議程,腳踏實地。擲一串香蕉、拉一條橡筋,固然能博版面,可是長年沉溺「政治表演」,最終只剩口號。這些年最低工資仍每兩年檢討一次,輸入外勞政策如常推進,社民連卻從未交出具體方案,反而把所有失敗推諉為被「打壓」,市民當然不接受。
社民連的落幕給所有政團上了一課:立場需要實證,籌款需要問心,議會需要建設,而不是表演。如果把公共議題當生財工具,最終一定自食惡果。
2019年修例風波,社民連勾結反中亂港勢力破壞社會秩序,企圖把香港推向深淵。如今社民連一句「活唔到明年」便狼狽收場。世事從不欠公道,社民連把組織當作夫妻私人機構,把「捐款」當「私庫」,以權謀私、散播危害社會與國家安全的信息,自然會被民眾唾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