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招生季來臨,牽動萬千家庭。然而,當考生與家長搜尋院校信息、規劃未來方向時,各類精心偽裝的 「陷阱」亦正伺機而動。公安部網安局29日發文提醒考生注意虛假查分網站、釣魚短信/鏈接、「內部人員」詐騙、偽造錄取通知書等「四大陷阱」。另外,對於高考志願填報「套路」騙局,教育部近日亦會同有關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通過官方渠道查詢、諮詢有關信息,勿存僥倖心理、勿信不實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內部指標」「低分上名校」等是高考招生騙局的慣用套路。北京法院近期公布了幾宗高考招生錄取詐騙典型案例。其中,劉女士花費30萬元(人民幣,下同),找到宋某為未參加高考的孩子託關係進北京名校,結果孩子入讀的是大學校辦工廠裏的「人才培養班」,與宋某承諾的「與統招生一起上課、生活」完全不符。家長將宋某訴至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宋某返還30萬元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