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特區政府最新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本地需要大量AI專才,但目前大專院校相關學系畢業生人數有限。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岩接受訪問時直言:「企業在引進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具備操作這類技術的人才方面仍然嚴重不足。」當新加坡、深圳等競爭對手全力搶佔人工智能高地時,香港正面臨嚴峻的「智能轉型斷層」,其中AI專業人才缺口明顯,特別是在金融科技和醫療AI領域。

鄭松岩以銀行業為例,指出本地企業的普遍困境,「當客戶在網絡上查詢時,往往可能未必在手機上得到需要的信息,最終還是得親自到分行去辦理。」這現象背後反映企業未能有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他進一步指出,「因機構未能有效應用人工智能,導致其查詢體系無法優化,客戶在詢問時感到困難和耗時,最終可能會選擇不再使用該服務,公司將失去客戶」。

銀行AI客服未普及

現時本港只有為數不多的銀行全面採用AI客服,多數機構停留在「關鍵詞回覆」階段。對比新加坡,當地主要銀行已全面採用AI處理超過60%的客戶查詢,其中新加坡星展銀行的「方言AI系統」能理解粵語夾雜英語的查詢,這種落差正導致香港企業在服務效率上處於劣勢。

鄭松岩強調,解決人才問題需要從教育入手,「政府應該加強推廣,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目前香港教育體系在AI人才培養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其中在高等教育缺口方面,參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數據顯示,香港八大院校每年AI相關學科畢業生數目,仍遠低於市場需求。另外,有機構調查發現,超過60%中小企業管理層對AI技術存在理解誤區。

提防不法分子用AI技術詐騙

參考立法會《數據透視》指出,2023年科技罪案按年急升49.6%至34,112宗。鄭松岩在訪問中不忘提醒「新技術往往會吸引到不法分子利用」,點出AI發展中的安全隱患。不過他同時指出積極面,「雖然新科技會引發一些產業的轉型,但同時也創造出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而參考統計處數據,過去三年AI相關職位增長達120%,平均月薪較傳統IT職位高出35%。

鄭松岩認為,未來應加強基礎教育,「讓各級社會、企業都開始對此進行認識,理解科技如何使用」;培養更多專業人才,需要系統性地解決「具備操作這類技術的人才」短缺問題;他亦呼籲政府加強推廣和政策支持,創造有利於AI發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