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各間大學每年招收超過100萬名國際學生,《華盛頓郵報》引述統計數據和專家分析稱,這些國際生為美國經濟貢獻數十億美元,促進美國科技產業發展。專家指出如果美國所有學校都被禁止招收國際生,學校的課程設計需大幅變更,依賴技術移民的眾多科企產業也會受到衝擊。
一學年經濟貢獻逾3440億
根據最新統計,現時全美招收國際生最多的學校是紐約大學,擁有約2.7萬名國際生。西北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別招收約2.1萬名和2萬名國際生。南加州大學、波士頓大學、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普渡大學等知名學府,現有國際生都超過一萬人。
非牟利組織美洲教育者年會估計,單是2023至2024學年,國際生為美國經濟貢獻近440億美元(約3,448億港元),包括支付的學費、住宿費、交通膳食和購物開支等。單是哈佛大學的國際生,過去一個學年為當地經濟貢獻約3.8億美元(約29.8億港元)。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估計,如果所有國際學生被禁止在美國學習,未來10年美國各大學本科生入學率將削減至少2%,研究生入學率將削減至少11%。
美國政策國家基金會行政主任安德森解釋,國際生是美國的創新引擎,「他們許多人赴美參與前沿研究,幫助美國的各間大學成為研究和創新中心,也幫助美企在科技領域發展,不論在初創企業還是硅谷名企,國際生都是關鍵員工。」
安德森稱,招收科技專業的國際生有助支持美國各間學校,設立更多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課程,變相鼓勵美國學生就讀,「如果不再招收國際生,許多學校難以維持現有課程設計,企業也會失去高質素勞動力,難以維持產能。沒有國際生,美國不再是有吸引力的學習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