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畫家朱潔儀表示,本次如此大型的展覽非常值得香港藝術家前往觀展學習。香港文匯報記者蔡學怡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蔡學怡)「我認為這次展覽不僅是為我帶來藝術創作層面的啟發,更像是粵港兩地藝術家跨時空的一場對話,實在是難能可貴。」二十多年前退出幕前工作、潛心學習繪畫藝術的港姐畫家朱潔儀在觀展後久久不能平復激動的心情,她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次大型展覽非常值得香港美術愛好者前往觀展學習,除了能在藝術技巧、畫作構圖上得到啟發,相信也可以促進對廣東美術歷史的深入了解,或會促進更多獨具中國現代特色藝術佳作的誕生。

粵港藝術同根同源

「中國藝術的變遷與改革看似千變萬化,實際萬變不離其宗。」在談到粵港藝術淵源時,朱潔儀強調,粵港兩地藝術同根同源。她以李勁堃的作品《千年結》為例,畫中盤根錯節的樹木造型恰似中國千年藝術發展史的寫照。這些根系相互交織、彼此影響,「正如李勁堃在作品簡介中所說,『深入看,它既有中國繪畫裏面一些像工筆重彩一樣的畫法,甚至是宋代繪畫的技巧』,讓我深受震撼。」

作為一位擅長用水墨畫表現香港都市風貌的畫家,朱潔儀特別注重作品的時代性。她認為,優秀的創作不僅需要扎實的繪畫功底,更要具備趣味性和時代氣息,能夠迅速抓住觀者的注意力。她對方楚雄的作品《故鄉水》印象深刻,「這幅作品不僅在色彩運用上別具一格,更通過獨特的俯視視角,將日常生活的一角刻畫得妙趣橫生。這種觀察視角的創新,給了我很多創作啟發。」

朱潔儀亦表示,在當代藝術多元發展的背景下,本次展覽為香港藝術家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創作啟示,以及藝術創新形式的重要參照,「未來幾天我還會帶着朋友一起來細細品味這些作品,每一幅畫作都值得反覆觀摩、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