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瀚林 北京報道)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到2035年,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企業國際競爭力全面提升,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奠定堅實基礎。《意見》從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升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健全企業激勵創新制度等六方面共提出19項具體措施。

提升企業科學管理水平方面,《意見》要求,強化戰略管理。引導企業科學制定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發展戰略和規劃,增強資源配置能力。強化戰略規劃與年度計劃、投資計劃、財務預算、任期業績考核、年度業績考核等的聯動。引導企業基於戰略導向釐清主責主業,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各類要素向主業集中,防止盲目多元化擴張、無序擴張。

健全企業創新制度方面,《意見》明確,打造創新型企業組織形式,推動大型企業優化採購標準、提升技術標準,向中小微企業開放創新資源、提供技術牽引和轉化支持。完善開放型的企業人才制度,健全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發揮特色優勢,開發適合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特點的金融產品。鼓勵企業注重中長期價值創造,賦予項目團隊充分自主權,有效運用多種方式強化激勵。

推動企業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

香港文匯報記者還注意到,《意見》強調,完善企業收入分配制度。推動企業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建立科學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薪酬和績效考核制度,合理確定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水平。深化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在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推行工資總額預算周期制管理。合理確定並嚴格規範國有企業各級負責人薪酬、津貼補貼等。推動上市公司開展中長期激勵,制定穩定、長期的現金分紅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同日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方面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和《意見》落地見效,持續優化民營企業服務保障體系,包括破除市場准入障礙,實施好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布局,建立拖欠企業賬款領域信用監管機制等,在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