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美國政府近月以不同手段針對國際學生,除了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外,近月又取消逾千名國際學生的簽證。就美國的一系列排他舉措,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早前表示,受地緣政治環境影響,海外學生轉赴香港升學的趨勢顯著上升,為香港迎來新機遇;香港高等教育具高質量的教學、強勁的基礎研究、廣闊的國際聯繫,及與內地的堅實合作,構成雄厚實力和巨大影響,形成香港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也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港五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大

香港院校的國際聲譽與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其中在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有七所大學上榜,其中六所排名上升,整體進步率為71%。當中五所大學躋身全球百大。港大在全球排名第17位,在亞洲排名第四。而香港也是全球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2025年度全球最國際化大學名單中,本港大學更是囊括前四名。分析指,香港憑藉其作為「東西方橋樑」的長期優勢,加上近期學術交流限制、地緣政治變化,使香港在吸引全球人才和促進跨境合作方面繼續保持優勢。

雖然港校相比美國最頂尖大學整體實力仍稍有不及,但多個學科領域及課程的實力毋庸置疑,香港文匯報早前推出了「香港高教『世一』系列」,介紹香港高教「世一」表現,其中,香港科大和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合辦的凱洛格——港科大EMBA課程,於《金融時報》EMBA課程百強榜中12度獲評為全球第一;香港大學於2024/25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也獲評全球第一;香港理工大學的旅遊休閒管理學科在上海軟科「2024世界一流學科排名」(GRAS)中連續8年蟬聯全球榜首等。這些都體現了香港高校的學術及國際化實力,加上多元化、開放的學術環境,以及與世界無縫接軌的資源配置,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非常大的吸引力。

特區政府政策配套助力多元化

特區政府的政策配套也是一大助力,包括2024/2025學年起將八所資助大學非本地本科生的招生比例倍增至40%,讓大學取錄內地及國際學生人數及質量上均有所提升,擴大香港於國際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此外,有關「北都大學教育城」規劃、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放寬非本地生在港從事實習和兼職工作的限制,及延長非本地畢業生逗留期限至兩年等,均令「留學香港」變得更加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