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恬恬)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事件引起廣泛關注,香港各界人士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長和出售港口表面是跨國商業交易,實質已觸及國家戰略安全紅線,有關企業若罔顧國家利益來謀取商業利益,不僅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還將面臨社會以至歷史的審視。他們認為,商人固然追求利潤,但商人也有祖國,真正的企業家往往能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希望有關企業在關鍵時刻體現擔當,做出正確的歷史選擇。
交易是對企業良知與國家忠誠考驗
民建聯離島支部主席祝慶台表示,中國有句古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企業的商業決策正如勁草迎風,不僅關乎利益,更顯擔當。長和集團作為在香港發跡、由華人創立的企業,其基因中流淌着中國人的血脈。
他指出,商人固然追求利潤,但商人也有祖國,此刻的港口交易決策,不僅是一筆商業交易,更是對企業良知與國家忠誠的考驗。歷史告訴我們:在利益面前賣國求榮者,終將被人民唾棄;在危難時刻與祖國同舟共濟者,方能留下千古美名。
祝慶台提到,美國正推行所謂「美國優先」的霸凌主義,對華發動貿易戰首戰完敗收場,恰恰向世界展現了我國「自信自強、堅守底線」的大國風範。香港市民親眼見證國家在強權面前不卑不亢,以堅定立場贏得國際社會尊重,這份民族氣節更讓舉國上下士氣高昂。有關企業若能在這關鍵時刻與國家同心同行,又何須顧慮美國的虛聲恫嚇?
他強調,從晚清實業家張謇「實業救國」,到抗戰時期華僑傾囊相助,再到改革開放後港商投資內地、助力國家發展,真正的企業家,往往能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他希望有關企業以國家利益為先,展現企業擔當,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正確抉擇。
中西區區議員張嘉恩表示,長和出售港口表面是跨國商業交易,實質已觸及國家戰略安全紅線。港口作為國家經濟安全與國防戰略的重要支點,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兼具經濟樞紐與戰略屏障的雙重功能。巴拿馬運河作為全球貿易「動脈」,其控制權亦攸關國際話語權。
她指出,歐美以「國家安全」之名行經濟脅迫之實早有先例,從斷供華為晶片到逼迫字節跳動剝離TikTok美國業務,這些行徑無不揭示關鍵技術與基礎設施交易早已成為大國博弈的延伸。
張嘉恩強調,國家安全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不可逾越的前提條件。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多次警示,要求交易「不得規避審查」。作為中國企業,長和應展現企業家與國家共存亡的擔當。
「今日中美博弈白熱化,任何戰略資產的流失均可能動搖國本。若有關企業罔顧國家利益來謀取商業利益,其決策不僅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更將面臨社會輿論與歷史進程的嚴肅檢視。」她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