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台灣知名統派人士許歷農的追思告別儀式在台北舉行,數百名台灣各界機構團體代表及民眾冒雨前來,送「許老爹」最後一程。

當天上午,台北陰雨綿綿。儀式大廳裏坐滿了許歷農的親友,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台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台北市市長蔣萬安等也到場致意。大廳外,來自台灣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孫文學校等機構團體代表及民眾排起長龍,紛紛在簽名簿上寫下名字寄託哀思。靠牆一側擺滿了各界敬獻的鮮花。

台灣退役將領陳興國在追思會發言時表示,許歷農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其獨到見解,退休後成立新同盟會,極力反對「台獨」;倡議召開「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有效發揚黃埔精神,促進兩岸黃埔子弟後代情誼,傳為美談。

被稱為台灣統派精神領袖

許歷農1919年4月生於安徽貴池,黃埔軍校第16期學員。「七七事變」爆發後,18歲的他投筆從戎參加抗戰,1949年赴台。20世紀90年代,他不滿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搞「台獨」而毅然脫離國民黨加入新黨,後又創辦新同盟會、民主團結聯盟等統派團體,發起「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組成「促進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被稱為台灣統派的精神領袖。5月4日凌晨,許歷農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去世,享年106歲。

告別儀式上,許歷農之女許幼梅代表家屬致辭,哽咽致謝。她動情感念各界前來送父親人生最後一程。隨後,全場起立,在低回的詩歌中,追憶這位令人敬仰的長者。

台灣各界人士還把對許歷農的追思緬懷落在文字上。許歷農個人回憶錄《許歷農傳:從戰爭到和平》作者、台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24日以《許歷農哲人其萎風範長存》為題發表追憶文章表示,許歷農對時事有敏銳的觀察力,更是一位坐而言、起而行的行動派,他堅信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實踐着國家統一的理想,他的未竟之業「等着我們去實現」。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