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歲的導遊努里曼是土生土長的吐魯番人,她用「六個最」概況了吐魯番的神奇:海拔最低、氣溫最熱,氣候最乾,瓜果最甜,羊肉最香,長壽人口最多。
吐魯番是亞歐大陸最低的窪地,盆地中部的艾丁湖,湖面海拔-154米。而盆地北緣的天山博格達主峰海拔達5,445米,艾丁湖與之直線距離僅約60公里,兩者高差卻超過5,600米,堪稱全球罕見的短距離垂直地貌奇觀。
由於位於亞歐大陸腹地,吐魯番盆地這種封閉地形不僅阻止北冰洋水汽和印度洋季風的到來,還阻礙熱量擴散,低海拔區域吸收大量太陽輻射,空氣壓縮增溫(每下降100米升溫0.6℃)形成的焚風加劇了高溫乾旱。夏季氣溫常突破45℃,地表溫度可達82.3℃。全年高溫日數超過100天。
吐魯番全年日照時數達3,200小時,太陽輻射量5,938.3兆焦耳/平方米,強烈的太陽輻射加速了地表水分蒸發,這裏年蒸發量高達3,000毫米,遠超約16毫米的年降水量。使得吐魯番盆地成為中國最炎熱、最乾旱的地區,自古被稱為「火洲」。由於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瓜的糖度普遍超過20度以上,最高的可達27度,冠絕世界。
吐魯番這種極端高溫和乾旱環境也孕育了當地特有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黑頭羊。它以戈壁灘上的耐鹽堿的野葱、駱駝刺等天然植被為食,輔以天山雪水灌溉區生長的牧草,形成了獨特的肉質風味。
吐魯番長壽人口最多,這是記者第一次聽到當地導遊這樣介紹。從網上查閱資料來看,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王五一研究員早年發布了《地理環境與健康長壽》論文,將新疆阿克陶—阿克蘇—吐魯番長壽帶列為中國五大長壽帶。據稱,當年吐魯番地區有54萬人,其中90歲左右的高壽老人就有3,000多人。努里曼說,現在在吐魯番,80歲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