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劉超肉夾饃店負責人劉超。香港文匯報記者張仕珍 攝
●中午時分,梁喜娃肉夾饃店員工正忙着製作肉夾饃。香港文匯報記者張仕珍 攝
●盛潼旗下潼關肉夾饃店去年已在泰國落地營業。香港文匯報陝西傳真

「這麼多年來,肉夾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改變。」潼關肉夾饃協會副會長、潼關劉超肉夾饃店負責人劉超告訴記者,在工廠流水線生產日益普及的同時,一家家傳統手工打饃經營門店也成為當地老百姓的創業致富路,如今全縣共有58家手工打饃經營門店。靠着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劉超的店舖每年營業額可達百萬元,「7塊錢一個的肉夾饃,平日我們的營業額能達七八千元,高峰時一天能賣2萬元。」

離劉超的店面不遠處,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梁喜娃肉夾饃店。中午時分,店門口排隊購買肉夾饃的人絡繹不絕。在不大的工作間裏,店面負責人董甜與4名員工異常忙碌,只見2名師傅現場手工打饃,2名師傅現場給饃夾肉,時不時,董甜還要給旁邊的飯店食客送貨。「從早到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差不多能賣2,000個饃。」董甜告訴記者。

在潼關,肉夾饃產業的傳統與創新發展並行不悖。在王華峰看來,儘管自己的企業已經走上工業化的發展道路,但他亦認為,並非所有的肉夾饃從業者都要進工廠,只要有技術,自己開店創業也很好,傳統與創新從來不是矛盾的。

扶植產業 專項貸款助創業

據了解,為幫助區內的小微創業者,潼關縣聯社還專門推出「古潼肉饃貸」,對一些因資金短缺受阻的個體工商戶和農戶來說,非常有用。「有了這筆資金,我們租店面、裝修店舖、購置設備、拓展銷售渠道等,都有了底氣,可以順利開啟創業路。」一位潼關肉夾饃店經營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潼關縣聯社已累計支持肉夾饃產業相關從業者100餘戶,發放貸款4,3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