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廣東省文聯以及紫荊文化集團聯合主辦的「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由昨天起到6月2日在會展中心舉行,展出多幅藝術名家的經典作品,呈現廣東美術百年革新歷程。香港與廣東文脈相連,在海內外文化交融之中沉浸醞釀出別具個性的嶺南文化。香港未來更須銳意發揮自身中西文化薈萃特質,善用「一國兩制」所衍生的獨特文化產業生態,通過用心的文藝創作與展示,令更多人認識與欣賞到中華文化的震撼力,助力國家民族建立文化自信。

展覽以「其命惟新」為名,語出《詩經‧大雅‧文王》,意即擁有長久歷史的國度,也需要經常煥發新面貌,不斷創新,不斷向前。「其命惟新」既是百餘年廣東美術的發展主線,也是百餘年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主線。在歷史的長河裏,中國五千年璀璨文明與西方浪漫文藝思想在廣東沿海交相碰撞,孕育出這裏華洋混合的激昂藝術風韻,以海洋般的胸懷擁抱世界,在時代浪潮中勇立潮頭,既呈現中國傳統詩情畫意,同時也蘊含西方奔放新穎的藝術理念。

廣東和香港人脈相通、血脈相通、文化相通,香港蓬勃的文化發展,離不開廣東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少廣東知名畫家,如今次展覽有其作品展出的趙少昂,早年移居香港作畫授徒,使嶺南畫風在這片中西文化交匯之地進一步弘揚。本港名家的一些優秀畫作,主題以香港相關,為這城市添上一筆濃重的底色;本次展覽展出的部分早期作品以抗日戰爭為主題,更呈現藝術家以畫筆、畫布為媒,展現家國精神、民族情懷,喚起民眾的精神覺醒。香港社會雖然深受西方流行文化影響,但中華傳統藝術精髓仍時常體現在各種原創作品中,中華民族的堅強個性與恢弘氣度仍深深鑄刻在人們心中。社會應該秉承前輩之風,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革新創造,展現中華文化創新活力,並藉着藝術展現出家國情懷,提升社會大眾的民族身份認同與民族自豪感。

文化不是閒暇娛樂,而是國家民族富強的體現。以堅定的文化自信為基礎,在國際社會面前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恢弘氣象,香港有條件,也有責任達成。

現時香港特別需要的,是更加廣闊的舞台,可以無拘無束地創造,無拘無束地吸收,讓深耕在中國畫、戲曲、粵語歌、中國舞、中國文學等傳統藝術的人才有充足的表現機會。除了特區政府,大眾傳媒與民間團體也應出力,要以文脈為舟,深化粵港藝壇共融;以創新為筆,拓寬藝術對話視野;以民心為橋,厚植文化認同根基,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傳播工作,特別是大眾媒體,更需要勇於嘗試把中國傳統故事,或者戲曲舞蹈等藝術表演,折衷中西,融匯古今,以新形式在影視作品中呈現,運用國際傳播力量,讓作品散布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以堅實我國文化富強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