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嘉賓表示,中國支持技術與創新共享,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創造充滿希望的前景。圖為武漢一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在光模塊生產線作業。 資料圖片
●2025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22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香港文匯報記者任芳頡 攝
●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芙。香港文匯報記者任芳頡 攝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香港文匯報記者任芳頡 攝

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北京開幕 新開發銀行行長:美保護主義衝擊全球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李暢 北京報道)2025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22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共有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136個外方機構代表近400人出席,18家境外在華商協會全部派員參會,與會人員覆蓋國家和地區數量、境外參會機構及人員數量均為歷屆之最。現場外方代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表示,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是世界創新的「發電站」,創新潛力無上限,外向發展勢頭強勁,投資前景廣闊。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芙表示,全球經濟正遭受着美國大規模保護主義政策的巨大壓力,中國推動合作,堅持雙贏理念,明確支持技術與創新共享的態度,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創造了充滿希望的前景。

本屆峰會以「擁抱數智時代,攜手共同發展」為主題,將設置開幕式、全體會議及三節平行論壇,70家在華外資企業高層代表參會,其中全球500強企業29家,包括英偉達、英特爾、戴爾科技、霍尼韋爾、思愛普等知名外企全球副總參會。開幕式上,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代表與會工商界發布《2025年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北京倡議》。該倡議經與會各國工商界充分溝通協商,達成廣泛共識,主要包括構建數智化協同體系,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等六點倡議(詳情見表)。

中國通過AI開源提供不同合作路徑

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芙在開幕式上表示,全球經濟正遭受着美國大規模保護主義政策的巨大壓力。「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什麼呢?金融市場發生了劇烈反應,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股指大幅下跌,美元指數顯著下挫,所有這些動向都標誌着一個更深層次的轉變。」曾經被視為危機避風港的美元已面臨危機,美元作為全球錨定貨幣的可信度正在遭受質疑,這並非源於外部衝擊,而是由於美元發行國自身的行為所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正面臨着日益加劇的不確定性,這暴露出全球經濟失衡、穩定性的破壞和經濟的不對稱性,它限制了各國發展以及獲取新技術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創新的共享與應用,對包容和可持續的增長至關重要。

「封鎖永遠無法完全奏效,中國正通過優先考慮開源模式和低成本,提供一條不同的合作路徑。一個具體的案例就是DeepSeek,中國DeepSeek的發展表明技術追趕並非易事,它需要規模投資、時間和知識,如果沒有國際合作,這將變得極其困難,且幾乎不可能,這種合作必須是戰略性的和多維度的。」羅塞芙表示,中國推動合作,堅持雙贏理念,明確支持技術與創新共享的態度,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創造了充滿希望的前景。

中國美商會會長冀中美達成協議暢通貿易

英中貿易協會主席古沛勤爵士亦表示,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關於人工智能的學術文章發表國,並且中國科研者所發表的論文被引用的增幅最大,今年一月發布的DeepSeek引發全球振動,並且對美國的科技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還提到,中國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他每次來到北京,新能源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數量之多都讓他感到非常驚訝,比全球任何其他城市都多。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何邁可在「數智賦能,共建更加安全穩定開放合作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全體會議上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10年經濟仍有巨大增長空間,中國也會持續發力創新,美國企業會持續投資中國,參與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新之中。談及關稅問題,何邁可表示,特朗普採取的相關貿易措施已產生負面影響,關稅戰就像一場「事實驗證」,證明了中國是美國重要的商品市場,也是美國商品重要的供應來源,保持供應鏈彈性將使兩國共同獲益。

「各方都不希望看到貿易領域出現不利局面。畢竟,中美乃至全球的供應鏈相互關聯,規模龐大。」何邁可提到,近期,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期望雙方能夠達成協議,推動貿易順暢流通。他指出,商業活動需要平穩的環境,供應鏈也需具備韌性,這樣才能保障各方利益,促進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

峰會《北京倡議》六大重點

●構建數智化協同體系,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依託數智技術構建全球供應鏈協作平台,促進人工智能和數字基礎設施聯通,探索推進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共享數智技術紅利,營造開放公平的創新生態。支持跨學科研究,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加強國際研發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創新環境。

●發揮數智時代新優勢,促進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堅持開放而不築牆、互通而不脫鈎、平等而不歧視,推動數字規則互聯互通,加強數據跨境流動國際合作。

●加強數智技術應用,賦能綠色低碳轉型。加強數智技術與綠色低碳技術的融合創新,助力全球氣候治理和可持續發展。

●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增進人類共同福祉。構建安全、可信、包容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建立普遍參與的國際機制,確保人工智能發展始終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和價值標準。

●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共同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倡導公平、公正、開放的全球貿易投資環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李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