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實施之際,中央多部門協同發力、多措並舉,加碼支持民企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劍指涉企行政亂執法、融資難融資貴、網絡「黑嘴」肆意抹黑等民企的核心關切問題,着力清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掣肘和干擾因素,優化營商環境,提振發展信心,以激發民營經濟的發展動能,為穩增長大局和加速宏觀經濟回穩向好作出更大貢獻。

23項措施回應小微企融資需求

「將罰沒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0%的設為預警值,要求相關地方說明情況,再採取相應的舉措。」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的發言擲地有聲,他重點介紹了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司法部等部門開展的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的情況,強調將聚焦糾治違規異地執法、趨利性執法等四類突出問題,重點解決「涉及面廣、危害性大,企業反映最為強烈和集中」的弊病。

同時,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民企特別是小微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掣肘,金監總局等八部門聯合發文,從增加融資供給、提高融資效率、提高支持精準性等8個方面提出23項工作措施,精準回應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對融資問題的迫切需求。此外,近年來針對民營企業的網絡攻擊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名譽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網信部門重拳出擊嚴打涉企網絡「黑嘴」,將為民企和企業家營造穩定、寬鬆、和諧的環境,使其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

法律的生命力和權威在於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為保護民營企業權益提供了更為全面和有法可依的法律基礎,但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配套、完善。各行業部門進一步在總法的框架內,以問題導向探索細化落實法條,將有助於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