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台昨日連續第二天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日前更有地盤工人中暑昏迷後不幸離世。為減低工人工作期間中暑的風險,香港特區政府勞工處今年繼續聯同職安局推出「防中暑用品資助計劃」,資助12個中暑風險較高行業的中小企、團體及工會以優惠價格購買防暑用品,包括以優惠價199元買市價850元的「冷氣背心」,或以低至100元購買市價430元的升級版太陽能風扇,7月18日截止申請。勞工處副處長(職業安全及健康)馮浩賢表示,處方去年5月至10月曾進行逾2.3萬次與熱壓力有關的調查及巡查,向涉嫌違反規定的工地負責人發出合共1,031個警告,大部分個案涉及沒有做好必要的風險評估。他表示,將在今個夏季加強巡查,加強提升僱主及僱員對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的認知。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沙田威爾斯醫院一個重建地盤,日前有地盤工人疑中暑後不治。馮浩賢昨日回應時表示,勞工處對事件感到非常難過,並向死者家屬致以慰問。
他指出,勞工處於事發後已第一時間派員到場調查及搜證,初步看到相關地盤已做了一些預防中暑措施,工人出事地點亦有遮蔭地方,暫時未能確定事件成因,會作深入調查,避免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中暑工傷個案去年約30宗
被問到事故當日天氣炎熱但未有發出工作暑熱警告,馮浩賢指工作暑熱警告根據濕度、溫度、風速等情況計算得出,是全港性參考標準,但事前的風險評估非常重要,能讓工地負責人根據不同場景評估結果安排相關措施或設備。
他續說,當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後,勞工處亦會自動發出工作暑熱警告,過往亦出現工作暑熱警告「彈出彈入」而令工人及僱主困惑的情況,經勞工處與天文台微調後,已確保不會出現突然掛警告又突然消失的情況。他強調要做好預防措施,因為中暑是可以避免,去年則大約發生30宗中暑工傷個案。
勞工處去年發出1,031次警告,主要為沒有跟從指引做必要的風險評估、沒有妥善保管風險評估紀錄、沒有做相應的預防措施等等。他又表示,過去兩年沒有提出控告,因僱主大多配合改善,「巡查唔理想會先警告,場主或者僱主大多配合(做預防措施),有抗拒先會有執法行動。」
針對未來的防中暑工作,勞工處除聯同職安局繼續推出「防中暑用品資助計劃」外,亦會於各電視台、社交平台上播放「對付熱暑怪,幾招搞掂晒」防中暑電視宣傳動畫片,並與工會團體合作到訪工地推廣預防中暑資訊等。馮浩賢表示,食環署亦已在一些偏遠、鄉郊的地方加設130個俗稱「小飛象」的太陽能清涼休息站予工人使用,建議業界仿效。
助中小企增密閉空間工作安全
職安局總幹事游雯介紹,已購入約2,000件可把體感溫度降至較周圍環境低攝氏4度至5度的冷氣背心。
職安局亦為中小企提供資助計劃及密閉空間職安健星級計劃,協助中小企提升密閉空間的工作安全,其中「中小型企業密閉空間安全工作資助計劃2.0」資助總額逾2萬元,為從事密閉空間工作的企業資助購買安全設備,提供免費一站式風險評估等。「職安健星級企業—密閉空間安全認可計劃」資助總額則接近3.5萬元,為企業提供免費職安健顧問服務、培訓課程及資助購買安全裝備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