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名譽主席兼資深編劇、導演鄭凱南指影視創作需在真實與戲劇化間尋找平衡。

非線性敘事的遊戲作品在影視化時如何改編,張引丰以《最後生還者》為例,說道:「《最後生還者》在遊戲取得口碑及商業成功後被改編為劇集,但是這部遊戲在敘事水平上已臻圓滿,若只復刻故事,那麼劇集沒有存在必要;而且遊戲情節在玩家群體中早已深入人心,留給劇版增補空間有限。遊戲標準通關時長在23小時,劇版第一季總時長僅有8小時——如何在有限體量內容納原故事的精髓?」

張引丰解釋:「編劇採取了一種『微觀拓展』的改編思路,不在主線劇情上做文章,而是在主線外的旁支下功夫,延展並豐富敘事中的情感表達。如劇版第一季第三集中圍繞末世背景下的兩位角色比爾和弗蘭克的情感展開。遊戲中比爾僅僅是主角跋涉途中的一名過客NPC,所涉及的角色塑造及情節極為有限,與弗蘭克之間的關係僅通過台詞或道具暗示,甚至弗蘭克在遊戲中從未實際出場。劇集在改編後近乎『奢侈』地用一整集的篇幅對這對愛侶的故事進行了充盈擴增。」

遊戲影視化時應另闢蹊徑

「這一『顛覆性』改編不僅未激怒遊戲玩家,反而獲得了包含玩家及觀眾在內一致的好評。玩家作為遊戲中的『上帝』,在操控遊玩的過程中是斷不會對於NPC這樣『被人遺忘的角落』過多流連,而在劇集這樣『半強制』的敘事形態中,觀眾被牽引着關注在遊戲中被輕忽掉的情感故事,對這一對末世愛侶的悲情敘述以四両撥千斤的方式既撬動了所有觀眾情感中的柔軟處、注入了濃厚的共情強度,也借此與主人公的情感關係形成映射互文,為敘事空間有限的劇版構成在情感敘述上的共振、擴展了世界觀維度和內涵深度。」

鄭凱南是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名譽主席,深圳新原野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資深編劇、導演、製片人,她認為遊戲敘事和影視敘事兩種藝術形式的核心差異在於載體特質。「遊戲需在最短時間內構建清晰的陣營對壘:正方英雄、反派勢力、陰謀家與破壞者涇渭分明。這種直指人心的角色設定,讓玩家能代入身份,通過簡化的人物關係,換取最大化的即時參與快感。而影視創作則需在真實與戲劇化間尋找平衡,一方面要還原生活肌理,捕捉細膩情感流動;另一方面又需要強情節的衝擊,正如水面需波濤洶湧,水下得暗流湍動,影視創作既要維持生活質感,又要編織超越現實的戲劇張力。」

鄭凱南說︰「遊戲敘事和影視敘事正顯現出雙向滲透的趨勢。當代遊戲逐漸融入細膩敘事與情感層次,而影視創作則應吸收遊戲化的節奏把控:既保留生活化表達,又借鑒遊戲的直入主題與高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