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值得留意的現象──人物傳記片《水餃皇后》「五一檔」同步在香港和內地上映,兩地觀眾的反應出現奇怪的走勢──這齣充滿港式人情味兼具勵志性的「香港故事」在內地票房稱冠,反倒在自己的地頭,票房排名卻僅屬中等。似乎,內地人更關心香港的歷史和發展。恰巧有內地女友訪港,我陪她再看一次,咀嚼細節。

女友跟我分享其觀後感時說,女主人翁臧健和的經歷很賺人眼淚,但或許是前半生吃的苦太多了,她的創業之路似乎較平順。因為憑着媽媽教給她的水餃配方,從街頭無牌小販做起,兩三年間就叫響了自己的品牌,更很快被日資百貨老闆看中,並簽約合作;創立不到8年已有自己的自動化工廠,再過十年又獲美資巨額收購七成股權,水餃生意不但擴充到內地市場,更進軍美國。

水餃雖然是北方食品,但南方的我成長中也吃過媽媽的水餃,同樣好吃。所以,在臧健和的成功路上,除了天時地利,最重要是人和。電影中有兩位特別貴人,一是警察華哥,二是同為小販的鄰居糖水伯。據臧健和長女在接受訪問時透露,確有其人,只是華哥對媽媽那段含蓄的感情線是為了戲味而添加的。

這是一個很人性化的角色,作為街上巡邏的警察,抓無牌小販並訓示他們是職責所在;但在聽到小女孩的哭聲和罵聲後,他把他們放了,並歸還所有用具。作為山東同鄉,他留意並同情現場唯一的女小販,一天下班後專門去光顧。驚魂未定的臧姑娘見到他馬上想走,他悄悄地說「下班啦」,表情很微妙,也很人性化。

執法的目的是為了維持秩序和公義,但當有些人在正常的社會秩序下連生存都有問題時,懲罰就不再是執法目的。否則,既不利於執法對象認識錯誤並改正之,還可能影響社會活力。另一個更感動的場面是,多年後,一身光鮮的臧姑娘路上遇見正撿廢品的糖水伯,立即抓住他的手說:「你是我的恩人,以後我來照你。」大家悲喜交集。後來,糖水伯與臧姑娘母親的遺照一起出現在供桌上。

在臧姑娘因絕望而站在天台邊緣時,這位恩人及時拉來兩個幼女給媽媽唱歌,接着佯稱湯圓賣不出去而請母女仨吃;又悄悄地墊錢助臧姑娘買小販工具。兩人推車去碼頭時,位置不夠,他馬上裝作自己要休息而騰出空位……所有這些,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藏着一顆善良的心。可幸的是,臧姑娘都看到了,她沒有忘記事業起點時的恩情,這是人性中最可貴的。

人性的光輝不一定只在生死關頭閃爍,亦可於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