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堃(右)和林藍介紹展覽宗旨和亮點。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迎客松》,黎雄才,中國畫,361×1133cm,1975年,廣東美術館藏
《白鷺圖軸》,林風眠,中國畫,150×39.5cm,1930年,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藏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展覽將於今日(22日)下午在香港會展中心啟幕。130餘位藝術大家、160餘件經典之作,配合大量珍貴文獻、歷史影像與數字化多媒體技術,匯聚成六大板塊,沉浸式、全景式呈現廣東美術百年革新歷程。南海之濱,潮起潮落,粵港兩地一衣帶水,文脈相連。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向縱深的關鍵時期,這場藝術盛宴跨越地理界限,既是對廣東美術百年革新歷程的深情回望,更是以藝術為媒,續寫粵港文化同源、大灣區文藝共榮的時代新篇。●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藝、張岳悅 圖:主辦方提供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百年前,廣東美術以海洋般的胸懷擁抱世界,在時代浪潮中勇立潮頭;今天,在大灣區建設的壯闊圖景中,粵港兩地正以藝術為舟,共同航向文化融合的新海域。此次展覽特別增設「人間畫會與香港」 專題,重溫歷史淵源;六大板塊貫穿百年,從「勇立潮頭」的洋畫運動到「百花爭妍」的當代創新,既展現廣東美術 「得風氣之先」的歷史擔當,更凸顯其與香港藝術界「同根同源、互融共進」的獨特脈絡。「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香港站展覽的舉辦具有特殊意義——它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期許。於粵港而言,這不僅是一次藝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深度溯源:從利瑪竇帶來的第一抹油彩,到「人間畫會」的革命吶喊,再到大灣區時代的創新實驗,兩地藝術界始終在開放中探索、在融合中前行,共同構建了中國美術現代化的「灣區樣本」。

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格局

策展顧問廣東省文聯主席李勁堃指出,近年來隨着粵港澳藝術家之間的不斷交流往來,大灣區開放、創新、引領先鋒的文化格局也不斷成形,在如此的時代節點上,把「其命惟新」帶到香港更有獨特的意義。「香港有着廣泛的國際傳播的渠道和優勢,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在香港會展中心的亮相,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藝術走向世界打開新的可能。」

他介紹道,本次展覽的作品,既有藝術性,也有很高的觀賞性,是「觀眾也會覺得好看」。與此同時,這些作品都記錄了時代的精神以及涵蓋了不同的門類。

策展顧問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林藍稱,本次展覽作品的特點亦可以用「思想精深、藝術精良、製作精湛」來形容,「我們希望呈現的不是具體的某個年份,而是選擇用作品和多種形式來反映時代特色,這個展覽將是一個穿越百年精華的時空畫廊。」

李勁堃續說,廣東美術館在短短的30多年已經積累了三萬多件作品,涵蓋了各個時期的佳作,此次的「其命惟新」廣東百年大展更像是一個面向世界的窗口,讓來自世界的人們了解到廣東不僅有美食、美景,還有那麼多美麗的藝術作品。

創新是大灣區文藝不變的使命

林藍表示,廣東和香港「人脈相通、血脈相通、文化相通」,「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來到香港正是讓香港市民和世界觀眾都看到廣東文化在這百年中隨時代不斷革新發展的歷程。

本次展覽的主題「其命惟新」——這一出自詩經的典故化用更是無比切合粵港澳大灣區當下的發展大勢,那就是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向前」。「我們必須在不斷創新中去求得自己的使命和未來,這也是我們廣東美術能夠不斷向前傳播的生命力所在。」她點明,嶺南畫派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思想新、觀念新、無拘無束地創造,無拘無束地吸收」。

林藍還即場推薦了六幅重點畫作,包括林風眠的《白鷺圖軸》、李鐵夫的《盤中魚》、何香凝的《獅》、關山月的《綠色長城》、湯小銘的《永不休戰》以及黎雄才的《迎客松》。其中黎雄才的《迎客松》長逾11米、高逾3米,「在最大的展館呈現了這樣一張最大的作品,非常震撼。」

「百年」概念穿越時間

為何叫做「廣東美術百年大展」?林藍回應道,所謂「百年」,並非是指某個具體年份之間的期限,而是一個開放而延續的概念。在本次展覽中,你會看到展覽圍繞「百年」的時光卷軸將不同歷史時期的佳作、文物徐徐展開。「我們首次採用實物連同文獻和影像結合的方式去呈現整體廣東美術的百年發展,讓大家可以一覽最精華的作品。」

因為不局限於具體的年份,而是不斷圍繞重要的時代節點去策劃百年,因而「其命惟新」的主題展才能夠隨時代而不斷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展現時代「與時俱進」的發展脈絡的重要載體。

以刀筆為旗 鼓舞時代精神

本次展覽專設抗戰主題板塊,正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之際,此番設計亦有深刻的意義。李勁堃說,作品是藝術家的精神態度和價值觀的直接體現。在抗戰的歷史時期,廣大愛國藝術家正是用一個個作品來喚醒民眾的良知和鬥志,「因此在我們的研究序列中,研究那段歷史中藝術家的狀態,我想不僅僅是我們出於對這段歷史時期藝術作品的關注,更是在呼籲大家思考藝術創作如何根植於國家和社會的歷史之中。」

在那段歷史時期,廣東湧現了不少版畫佳作,林藍介紹道,那正是在最艱難和簡陋的條件下,大批畫家採用木刻的方式,創作了一部部兼具時代性和民族性的經典作品,「因陋就簡,但卻很有力度。」站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回望,廣東版畫不僅是藝術革新的重要實踐,更是反法西斯文化戰線的重要組成。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時間:2025年5月22日 14:00-19:30 2025年5月23日至6月2日 9:30-19:30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灣仔博覽道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