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紛爭剛有所緩和,美國又轉身升級對華「芯片霸凌」。2018年以來從將華為、中芯等中國科技及芯片企業納入實體清單,禁止向中國出口芯片;到如今以所謂推定違反美出口管制為由,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其間中國芯片產業迅速崛起壯大,到2024年芯片出口首超萬億元。美方赤裸裸的單邊霸凌行徑猶如「困獸之鬥」,也成為倒逼中國加速自主創新的催化劑。

美對技術霸權失控現恐慌

近年來,美國圍繞高端芯片領域對中國展開了全方位的技術圍剿。拜登政府時期,以《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制框架》為代表,側重於全面限制AI芯片及相關技術的出口,試圖在全球範圍內構建技術壁壘,將中國排除在先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體系之外;他離任之際,還啟動了一項針對中國成熟製程芯片業的301調查,以對所有中國製造芯片加徵關稅。特朗普政府上台後,「芯片霸凌」一再升級,如今竟試圖逼迫全球各國不得購買中國先進芯片,封殺中國芯片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通道,手段可謂霸道又瘋狂。

不過,越來越多的國際有識之士已察覺,美國這種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不過是「困獸之鬥」,除了暴露出中國算力迅速崛起的背景下美對自身技術霸權失控的深度恐慌,同時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日前坦言,美國對中國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是「失敗的」,因為這不僅沒有攔住中國在芯片領域的自主發展步伐,反而給美國公司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損失;美國《新聞周刊》也報道稱,儘管美國試圖將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拒之門外,但華為等芯片製造商仍在不斷發展壯大,並取得了令業內人士驚訝的進步。

確實,我們看到,近段時間以來,通過國家政策扶持與企業自主創新,中國芯片領域捷報連傳:華為實現了鴻蒙電腦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這是國產操作系統首次在個人電腦領域撕開被Windows和macOS壟斷的鐵幕;而小米官宣了中國首款自主研發設計的3nm手機SoC芯片,技術緊追國際先進水平,小米也成繼蘋果、高通、聯發科後,全球第四家發布自主研發設計3nm製程手機處理器芯片的企業……

中國自主創新腳步更堅韌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再到5G、量子計算,DeepSeek……過去的經驗反覆證明,任何試圖構築「技術高牆」、搞算力霸權的做法,都難以抵擋時代發展的洪流。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外部施加的無理打壓從未停歇過,但哪裏有封鎖,哪裏就有突圍;哪裏有打壓,哪裏就有創新。中國發展的腳步,非但不會被任何打壓圍堵阻擋,反而因此行進得更加堅韌、更加深遠。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