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香港擁有不少旅遊生態資源,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表示,香港郊野公園一直深受歡迎,每年訪客約1,200萬人次,今次推出的「四山」旅遊項目,以「咫尺山海、城嶺風光」為主題,通過優化配套及增加旅遊元素,發展較親民的綠色旅遊,並能分散萬宜水庫東壩人流。

黃淑嫻指出,「四山」山徑均包含幾個元素,首先具有獨特自然景觀及文化特色,吸引不同類型遊客;第二希望推廣容易及短途的路線,行程約需2.5小時,遊客可於半日內輕鬆完成;第三是公共交通便利及周邊旅遊設施較齊全,以方便遊客到達及確保他們可以輕鬆享受行山體驗,最後,景點要能承載較多遊人,以及有完善交通和周邊旅遊配套,以確保可持續綠色旅遊及優質自然體驗。

為提高「四山」吸引力,局方會在合適地點進行小型優化工程,包括增設路標和郊野資訊牌,進行一些主題式種植,通過不同渠道向旅客宣傳推廣,有助帶動地區經濟。

東壩研推新型遊覽疏導交通

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表示,香港的山景或山徑很受歡迎,除了內地旅客外,日本、韓國旅客,甚至歐洲旅客慕名而來。至於東壩的交通擠塞問題,她指出五一黃金周雖然旅客量多,但旅客接收資訊後沒有一窩蜂擁至,其次是交通已做到位,因此現在情況已經變好,局方會繼續觀察是否推新型遊覽車或電動車輛等強化交流。

羅淑佩指出,這次工作組九個熱點一定程度上讓香港旅遊的選擇更豐富,下次再出現旅客訪港高峰,有更多元化的遊歷活動。針對旅客的出行喜好、習性等,將透過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旅發局掌握這些數據後,甚至可利用人工智能,在網頁為每位旅客度身訂做規劃行程。

關於五一黃金周期間關口出現網絡流量超負荷的情況,羅淑佩表示這是局方檢討工作的其中之一,當中涉及系統或基建上的配置或完善,除了事後補救外,現時科技亦可以進行預見性、預防性措施,局方會繼續在這方面工作,釐訂下一步工作,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亦可以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