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將於5月30日在香港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將出席簽署儀式。在中央支持下,國際調解院將成為首個在香港設立總部的國際政府間組織,也是世界上首個專門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國際法律組織。國際調解院的設立是回應了各國求和平、促穩定、謀發展的共同關切,順應合作共贏的時代大勢,為高效和平化解國際糾紛提供更多選擇和途徑;同時是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重要里程碑,將進一步提升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調解之都的地位。
國際調解院由中國與近20個立場相近國家共同發起,主張充分尊重當事方意願,透過更靈活、更經濟、更便捷、更易執行等方式定紛止爭,實現爭端各方的合作共贏,是落實《聯合國憲章》規定的以調解方式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重要機制,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提供新的選擇。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充分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推崇「以和為貴」的精神價值,以及彰顯中國積極以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應對地緣政治衝突和安全風險日增的大國擔當。而國際調解院匯集了各大法系的優勢,有利於推動法治領域全球治理向更公正、更合理方向發展,有助更好地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的締約各國一致同意國際調解院總部設在香港,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的近60個國家和聯合國等約20個國際組織將派高級別代表出席簽署儀式,國際調解院成立後將為國際爭議提供友好、靈活、經濟和高效的調解服務。這既體現了中央的支持與重視,亦顯示香港在國際調解領域的領先地位獲得全球認可,盡顯香港在國際調解領域具有的獨特優勢和機遇。
香港的法治優勢與建設成績全球有目共睹,其法律體系以普通法為基礎,具有高度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法治水平全球領先,更是全球唯一以中英雙語為法定語文的普通法地區,也是全國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香港的法律人才具備國際視野和專業素養,能夠提供備受國際認可的高質量法律服務。根據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國際仲裁調查報告,香港自2015年起一直名列全球五大首選仲裁地之一,並在2021年的國際仲裁調查中獲評為全球最受歡迎仲裁地點第三位;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亦於2020年正式把香港列為《BIMCO法律及仲裁條款》下的4個仲裁地之一。去年,全球頂級仲裁盛事—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大會在香港舉行,凸顯了香港在國際商事仲裁舞台上的卓越地位。
隨着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將為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提供全新平台,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中國內地與世界內聯外通的橋樑角色。香港應把握機遇,深化法律方面的國際合作交流,以高質量的國際化法律爭議解決服務,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與全球法治治理,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促進世界和平合作,以及弘揚並實踐「以和為貴」的中華傳統文化智慧貢獻香港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