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起飛示範。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高仲英(左)、羅海明介紹「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先導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無人機應用一日千里,除攝像及送外賣等廣為人知的用途外,還可提升警政效率。香港警務處後日(23日)起展開為期3個月的「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先導計劃,在邊界警區採用自動化無人機庫系統,實現自動巡防作業以節省人力巡邏時間及提升效率;同時亦會在西九龍總區開展市區無人機巡邏,以擴大巡邏範圍及進一步提升防罪滅罪效果。警務處表示,會檢視計劃的電子數據及警員執勤經驗等以優化程序,下一階段將在中環山頂區及離島長洲分區實施,長遠目標則為每個分區均配備自動化無人機庫巡邏系統。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香港警務處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總督察羅海明日前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先導計劃選取邊界警區及西九龍總區為試點,其中邊界警區會通過無人機自動機庫對邊界圍網進行巡邏,其間會設置告示,告知公眾警方正進行無人機執勤。他說:「以往邊境區域需要人力巡邏,如今借助無人機技術可大幅節省巡邏時間、提升效率。」他指出,邊界警區若實體巡邏,每次需兩三人,耗時約1小時;透過無人機巡邏則只需花費15分鐘至20分鐘,節省下來的時間可騰出人手執行其他警務工作,同時亦可通過機庫實現晝夜不間斷巡邏,增強靈活性。

人力巡1小時 無人機15分鐘搞掂

至於西九龍總區則採用人工操控模式,無人機主要在人口密集區域及樓宇間巡邏,並會在高於大廈約60米的位置執行任務,監察有否犯罪發生。警方會設置橫額告知附近居民無人機正在執勤,無人機亦配備熱成像以加強夜間防罪效能,進一步提升防罪、滅罪效果。

警方旨在透過先導計劃,善用科技推行數碼警政,提供優質警政服務,更靈活調配前線人員工作以提升工作效率;推動無人機從郊區應用拓展至市區及高密度區域;以及透過恒常化無人機巡邏以加強防罪、滅罪及保證公共安全效果。

香港警務處大型活動科重點及搜查組警司高仲英表示,推行計劃時會優先考慮公眾安全,「隨着無人機開始高頻次、常態化使用,警務處會從飛行路線選取、安全設備安裝,以及最低飛行高度指引三方面提高安全系數。」

三方面增安全 嚴格保障私隱

他指出,警方同樣重視保障私隱,會嚴格遵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指引,從飛行路線的預先審批、監管,到飛行前於飛行地點向居民及公眾進行標示和通知,以及無人機巡邏時的各項設置方面,確保公眾安全與隱私得到最高保障,「例如在巡邏前通過物業管理公司、警方社交媒體等通知居民及公眾。」

無人機科技應用方面,高仲英指除了熱成像外,亦配備夜視鏡,未來將持續發展技術,目標是引入人工智能分析,例如在巡邏時檢測地面物品變化、空中巡邏時統計人流或車流量等,以豐富行動中的科技支援。警務處期望推動無人機恒常化使用,以應對不同地區的案件類型,例如在西九龍總區開展夜間反罪惡巡邏,或針對爆竊熱點區域。他指出,案件發生後,無人機還可用於追蹤賊人的逃跑路線、規劃圍捕方法等,因此警務處會根據無人機的能力,豐富及靈活調配警力。他表示,希望今年內可把無人機日常巡邏擴展至中環山頂區及離島長洲分區,具體時間則取決於經驗累積、訓練等情況。

小型無人機行動調配簡介

過往無人機應用情況:

●只在有行動需要時出動

‧手動操控為主

‧主要應用於低密度郊區

‧常見場景包括山嶺搜救、調查搜證、培訓宣傳及空中形勢評估等

‧今年1月至4月間,香港警務處共進行12次警用無人機山嶺搜救行動

先導計劃試驗期:5月23日起為期3個月

●首階段試點:

‧邊界警區:採用自動化無人機庫系統,通過智慧規劃飛行路徑

‧無人機按預設範圍執行巡邏任務,提升巡邏效率,更靈活調配警力

‧西九龍總區:透過靈活調配無人機執行高空巡邏任務,擴大巡邏範圍,提高效率

●第二階段計劃:

‧中環山頂區開展自動化無人機庫巡邏

‧離島長洲分區進行無人機庫自動化傳輸

●長遠目標:

‧每個警察分區均配備一個自動化無人機庫巡邏系統,推動無人機行動常態化

現有無人機配備數量及機手數據

‧西九龍總區逾20架;邊界警區一個無人機庫

‧約700名警務人員已通過相關訓練及認可課程,具備操控警用無人機的資格

‧10名邊界警區警員已接受相關操作培訓

資料來源:香港警務處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