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月20日發表就職一年講話。島內輿論指出,面對日漸沸騰的民怨,這次講話沒有直面台灣當下的問題,也沒有對兩岸政策作出調整,是避重就輕。
回避台灣當下三大問題
曾任國民黨民意代表的陳學聖表示,賴清德當天的講話明顯回避了台灣當下三大問題,一是兩岸現今險峻狀態,二是所謂「大罷免」造成的社會撕裂,三是台積電變「美積電」等美方對台施壓的惡果。「是無法回答還是不想回答?」陳學聖問。
對於賴清德當天講話未直接提及兩岸關係,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劉性仁指出,不提不等於釋放善意,各方對賴將聽其言觀其行,做的事比說的話更重要。台灣淡江大學副教授黃介正也表示,「稍微降溫」並不能看作賴清德當局兩岸政策有所轉向。
施政者應優先拚經濟顧民生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表示,賴清德上任以來的施政表現令人失望。他呼籲賴當局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與大陸的各項往來,保障民眾安全福祉。應立即停止鬥爭在野黨,不要再推動激化社會對立的「大罷免」。
台北市市長蔣萬安表示,施政者應以拚經濟、顧民生為優先。如何提出務實的能源政策確保供電無虞,如何化解關稅衝擊,如何發展產業並增加就業機會,台灣民眾在期待上述問題的答案。
台灣勞動黨當日發表聲明指出,賴清德的「台獨」路線正使台灣陷入內耗與戰爭危局,需停止政黨惡鬥與迫害,改變「親美賣台」的經貿政策,恢復兩岸正常交流,守護民生福祉與台海和平。
●中新社
評論